海岸是海、陆交汇的地带,内、外营力作用明显的场所,有比较低缓而平坦的海岸,也有曲折而陡峭的海岸,有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海岸,也有由松软的泥砂组成的海岸。从地貌学角度,按海岸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发展阶段等特征考虑,主要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等类。根据动态可把海岸分为堆积海岸和侵蚀海岸;根据外形可把海岸分为基岩港湾海岸和低平的砂岸,其中砂岸包括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那么,在高考题中,我们该如何区判断海岸类型呢?

判断海岸类型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岩海岸

(1)基岩海岸: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所形成。其特征为地势陡峭,海岸线曲折,水深流急。一般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的沿海地区,多为基岩海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淤泥质海岸

(2)淤泥质海岸:主要由河流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潮流与波浪作用下输送、沉积而成。其特征为岸滩物质组成,多属淤泥、粉砂等;海岸线平直,地势平坦。一般平原地形为主的沿海地区,多为淤泥质海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砂质海岸

(3)砂质海岸:由平原的堆积物质被搬运到海岸边,又经波浪改造堆积而成。其特征为组成物质以松散的砂为主,岸滩较窄而坡度较陡。主要分布在一些背负山地或丘陵的狭窄平原地区,由于湍急的河流提供了颗粒较粗的物质,在海浪作用下发育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珊瑚礁海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树林海岸

(4)生物海岸:包括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前者由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后者是由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生物海岸只出现在热带及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因此,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大致可根据纬度位置判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天气逐渐炎热

去海边玩水纳凉时

警惕隐形杀手

——离岸流!

这份防范与自救指南

一定要了解

什么是离岸流

离岸流又叫裂流,是在海浪和水底地形共同作用下,海岸经波浪区向海中流动的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由于离岸流流速极快,而且表面平静,不易发觉,只需几秒钟,它就能将岸边的游泳者带到外海区域,危险性极大。

如何识别预判离岸流

1.低潮、大浪、夏季更容易产生离岸流,去海滩前确保查阅当地落潮时间,要保持警惕。

2.浅滩沙槽、向海突出的海岬、礁石或结构物附近也是离岸流高发区域。

3.有白色泡沫、浑浊泥沙等集中漂离岸边并流向深水的相对平静水域。白浪线断开或者是浪花向外翻滚,两侧浪花滚滚,中间相对平静。通常从岸边高地更加容易判断。

4.海水颜色与两侧不同。

离岸流应对措施

1.不擅长游泳,勿独自下海,要在规定泳区内游泳,注意警示牌提醒,不让下水的位置就千万别去。

2.向救生员了解海况,尽量在救生员的视线范围内。

3.如发现有人被裂流卷入,立刻向救生员求助,不要尝试做英雄下海救援!

4.当你在海里察觉到离岸流时,立即从浅水区域撤离。

5.保持冷静,不要慌张,离岸流只会把人带向外海,不会往下拖,放轻松让身体漂浮起来,尽快朝与海岸平行方向游离离岸流,再游回岸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岸流长什么样?

如何识别?

万一遇到如何自救?

戳图学习,关键时刻能救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