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其中在化学新材料领域,南方科技大学刘心元教授位列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心元,现为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一直以来,刘心元团队围绕“不对称自由基催化化学”这一科学难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金属-手性阴离子单电子催化剂”新策略,开发了简单化工原料参与的不对称自由基催化反应,解决了高活性自由基手性控制难题,拓展了其在资源分子高效利用和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示范研究,并在不对称自由基硫–氧偶联反应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为科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携手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在腾讯成立20周年之际共同发起设立。每年评选出不超过50名青年科学家获奖者——每位获奖者将在接下来的5年,获得腾讯公益基金会总计300万元的资助,而且完全由获奖人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

5年“科学探索”,意义何在?

近年来,科技奖励改革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直在稳步推进。正如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所说:“‘科学探索奖’本身就是对中国现阶段如何建设科学奖励制度的有效探索。”

包括“科学探索奖”在内的一批科学大奖的崛起,既是对我国现有科技奖励体系的有力补充,也为科研人员的“探索创新”提供了更具“个性化”的支持形式。

作为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探索科学“无人区”。5年来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

5年“科学探索”,积攒累累硕果: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证明量子计算优越性;通过古基因组分析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迁徙历史;凭借中国天眼“看见”纳赫兹引力波;打造我国首套人体肺部磁共振成像装备;为国产大飞机C919、川藏铁路、北京冬奥会、软体深海机器人等重大科研成果贡献力量……

诚如“科学探索奖”联合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言:“这些青年科学家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科研,忠于祖国。他们注重科学性和探索性,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也在紧密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 | 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报、科学探索奖

编辑 | 卓映紫

审核 | 刘肖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