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在一次对银河系平面的巡天观测任务中,科学家在盾牌座方向发现一个神秘的天体,而由于它的“行为”与现有的理论不符,因此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科学家无法解释它的运行机制。这就令人浮想联翩,难道它是高级文明的信标?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神秘天体被命名为“GPM J1839-10”,与我们的距离大约为15000光年,在此次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了默奇森广域阵(MWA)无线电望远镜,他们发现,“GPM J1839-10”每21分钟就会向我们地球方向发射一次强大的无线电脉冲,其脉冲的亮度变化有两个数量级,持续时间为30至300秒,并具有准周期子结构,非常有规律。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科学家对“GPM J1839-10”所在区域的历史观测数据进行了大量检索,随后发现,“GPM J1839-10”其实已经在过去的观测中被多次记录到,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最早的观测数据可以追溯到1988年,这表明了它是一个真实而稳定的天体,至少在过去的30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在以特定的周期发出无线电脉冲。

科学家认为,以“GPM J1839-10”发射的无线电脉冲的强度来看,在已知宇宙中所有自然天体的类型中,只有磁星与它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磁星,是指一种特殊的中子星,它们是宇宙中的那些质量巨大的恒星消亡之后留下的致密残骸,与普通的中子星相比,磁星的磁场要强大得多,以至于它们可以从两个磁极发射出非常强大的电磁辐射束,而随着磁星的旋转,其发出的电磁辐射束就会周期性地扫过宇宙空间,如果地球所在的区域也在其扫过的范围之内,那我们就可以直接观测到非常有规律的无线电脉冲。

需要知道的是,磁星之所以会有磁场,其实是与它们本身的自转密切相关,简单来讲,在自转过程中,磁星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发电机效应”的物理过程产生磁场,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磁星的自转速度越快,其磁场就越强,反之亦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如果磁星的自转速度低于一个临界值,那以它们的磁场强度,就无法发射出强大的电磁辐射束,实际上,过去的观测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理论,在已知的磁星之中,它们的自转周期都很短,通常都在几秒钟和几分钟之间。

然而“GPM J1839-10”的脉冲周期却长达21分钟,这远远低于理论上的临界值,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以它的自转速度,其产生的磁场强度根本就达不到磁星的标准。

所以问题就来了,如果“GPM J1839-10”并不是一颗磁星,那它会是什么样的天体呢?对此,科学家目前也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毕竟在已知的自然天体中,除了磁星以外,其他的类型都无法与“GPM J1839-10”发射的无线电脉冲的强度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情况就令人浮想联翩,有没有一种可能,“GPM J1839-10”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宇宙中的那些强大的高级文明的杰作呢?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可以想象的是,在茫茫的宇宙中,即使是高级文明也很容易“迷路”,所以他们可能就需要建造一些独特的信标为其“导航”,而“GPM J1839-10”或许就是一个高级文明的信标,他们将一个磁星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信号发射器。

利用先进的科技,他们可以使磁星的自转速度大幅减慢的同时,又保持其强大的磁场,这样就可以使其与自然形成的磁星存在明显的不同,进而变得易于识别。又或者,在科技足够强大的情况下,高级文明甚至可以直接在宇宙中建造一个巨型的信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这也只能说是一种想象,相对来讲,我们更应该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释,科学家推测,“GPM J1839-10”可能是一种之前从未发现过的天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目前对中子星以及磁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错漏,相关的理论还需要修正。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科学家能够揭开这个天体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