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7月20日,由成都SKP主办,学术支持钟维兴,易丹、朱天霓共同策展的“时代镜像——朱宪民摄影作品收藏展”在成都SKP K大道正式启幕。

在展览现场,中国当代摄影家朱宪民,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树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任国恩,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建琪,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张小苏,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达军,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贾跃红,四川省文联副主席、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田捷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驻会负责人、副秘书长胡文,成都国际摄影文化交流协会副主席杨建川,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郭际,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何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丹,影视制片人朱天霓等嘉宾出席了此次开幕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镜像——朱宪民摄影作品收藏展”的展出作品时间跨度60年,展出作品300余幅,是朱宪民迄今为止展出作品规模较大,作品类型较为全面的大型回顾展览之一。展览以“时代镜像”为主题,以“时间之相”“天地与山水”“多元之邦”“城中人”等8个单元,呈现朱宪民纪实摄影美学的不同维度,如何为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造像。

朱宪民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重要的纪实摄影艺术家之一,也是国内首批将镜头对准平民百姓的摄影师之一。朱宪民的摄影之路,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城市化加速发展、商品经济浪潮迭起的激荡时代同步,他的作品成为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真实影像和话语讲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中,朱宪民以真诚和真情进入各种社会现场,捕捉和记录了无数底层个体的生动影像。这些无名众生的身体和表情,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构成当代中国历史演变的直观叙事。可以说,朱宪民的摄影作品记录和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作品中那些具象人物和景物,就是时代的见证。

而朱宪民的摄影作品,是面对生活、由光影与构图技术浇筑而成的艺术。这些真实而纯粹的影像,带有强烈个人特征和美学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宪民的创作尽量避免滤色镜、人造光源、暗房特技等摄影手法,而选择“最接近自然的形式”。他的拍摄手法也不像布列松、克莱因等艺术家,因为追求视觉冲击,在面对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时,镜头带了一丝侵略性。用朱宪民自己的话说,他的拍摄行程,总是坚持“千万千万悄悄回去”——考虑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地区依然闭塞,对于外来闯入者难免产生紧张感,朱宪民主动将相机藏在衣服里,镜头选择上以长焦为主,为的是不去惊扰拍摄对象,让他们活在自我的、如常的状态中,从而捕捉到“那种朴实、善良、忠厚,那种为生活去奔波的气质”,记录下“他们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运动中”洋溢着的朴实、淳厚的美。

正是这种特殊的纪实拍摄手法,让朱宪民的摄影在尽可能还原生活的同时,又包含了创作者对自己拍摄对象的强烈情感投射。这些作品中的构图、光影和人物状态,也许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却以更平实的影像再现了人性的本真,显影了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转折。在这些作品里,创作者充沛的情感力量,总是以一种松弛的形态悄然渗透出来,而获得极高的辨识度,成为艺术家独有的审美风格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0日下午,伴随“时代镜像——朱宪民摄影作品收藏展”的启幕,在成都SKP RENDEZ-VOUS还同期举办了“纪实摄影的美学”分享会。在对谈现场,中国当代摄影家朱宪民,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树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任国恩,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建琪,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张小苏,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达军,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贾跃红,四川省文联副主席、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田捷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驻会负责人、副秘书长胡文,成都国际摄影文化交流协会副主席杨建川,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郭际,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何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丹,影视制片人朱天霓等嘉宾围绕本次展览,带领现场观众和读者一起穿越影像凝冻的时光,畅谈朱宪民摄影作品中生生不息的生活,与纪实摄影经久不衰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