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坦克装甲车,要开始大量“变身”机器人了?近期,俄罗斯国有军工企业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推出了一款用来改造地面车辆的“普罗米修斯”系统,这套软硬件复合体,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军用车辆转变为遥控机器人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MP-3步战改造的机器人战车)

俄技集团所属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步兵战车之前在远程操作时,表现出了出色的操控能力和作战效率。基于这个成就,该集团也就开发出了“普罗米修斯”系统。

可以使用这款系统的,包括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和坦克等,不论是轮式和履带式都没问题。这就意味着俄军现在装备的和仓库里摆着的战车,如果有需要,都可以拉出来改造。而且可贵的是,转换成机器人战车的过程需要作出的修改并不多,还可以保持常规乘员的位置不变,也就是说,装上它之后仍然可以当有人版来使用。

目前俄方还在提高使用“普罗米修斯”系统车辆的自主能力,让它们能够自主评估最佳路线、克服障碍奔向指定的目标,无需操作员干预。俄技集团希望,如果再结合先进的火控系统,“普罗米修斯”能发挥更大的能力。

在实际作战中,一台地面装甲车辆至少是需要两个人操作的,一个车长,一个炮手,分别负责驾驶和控制武器。“普罗米修斯”系统的意义就是让这两个角色可以选择是在车上或是远程驾驶,这一点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下非常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实现机器人化,至少人员可以少损失很多)

拿现在的俄乌冲突现场来说,如果前线活动的都是这样的车辆,那么即使有无人机来空袭,也不会造成人员损失。

无人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只要做好设备的防护就行,不用再考虑人员,那么以前很多针对人员的杀伤逻辑就会失效。比如从无人机上投下一个手榴弹到BMP战车里,可能会炸死全部人员。但机器人战车作战时就不用打开舱盖,而且就算手榴弹投了进去,也未必会破坏遥控设施,它还可以往前继续冲。

这套系统如果可以便宜大量生产,那俄罗斯之前使用的自爆装甲车玩法,就会是乌军更大的噩梦了。改造自爆车变得更加容易,只要把战车外面多堆防护,让遥控不失效,冲进敌方阵地的概率就高了很多,而只要冲进去了,对面就一定是伤亡惨重。

比起专门的机器人战车,这些有人改无人的战车其实能够给敌人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会不知道上面到底是有人还是没人,有可能会出现一发导弹打过去看起来炸得很壮观,但其实遥控没坏,等到接近它时,上面的武器却又重新开火的情况。

俄罗斯在作战机器人方面其实也研究了挺久,“天王星”系列机器人战车就是典型例子,在俄乌冲突中它主要用来扫雷。但这种专门研制的机器人战车也有个缺点,就是如果用来作战消耗,造得可能来不及,同时因为身板很小,搭载的火力也不够强大。

用有人版本的战车来改造机器人战车,续航和威力都会更大,而且好处是可以启封老装备来改造,这一看,冷战期间的T54/55被封存下来真是个明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运上前线的俄军老坦克)

有了机器人化技术,这些坦克装甲车就成了驾驶员的身体延伸,就算它们被摧毁,一个身处后方的驾驶员也可以永远不用牺牲。这就具备了对方没有的优势,乌军如果拿人命和俄军的机器人来对拼,结局当然是只能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还打不赢。

无人化好处很多,可以大幅度降低伤亡,甚至改变战场规则。我国也是陆战技术的强国,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根据公开报道,解放军和我国军工单位,也早就在探索无人化平台的用法。

早在2014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就成立了地面无人平台研发中心。同年,解放军总装备部就举办了第一届“跨越险阻-2014”地面无人平台挑战赛,当时有10余家科研院所、21支无人车队角逐。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最大的一辆车是无人驾驶的63式装甲车,它就是“普罗米修斯”系统可以使用的潜在平台。所以可以说,我军玩这套东西时间已经很久了,至于为什么没有像俄罗斯这样搞出“普罗米修斯”,可能因为是还没有现实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开始,我军已经连续举办多届“跨越险阻”挑战赛)

首先,我军现在并没有那么大量库存的老坦克需要被集中使用;其次,我国制造专门的无人战车,产能也大概率比俄罗斯强,所以直接造专用的就可以。

当然,以我们的实力,把这些无人作战模块单独拿出来,出一个类似“普罗米修斯”的方案,也没有那么难。未来在面临高风险区域作战需求时,我军的有人坦克装甲车乃至卡车,改造成无人载具的速度一定比俄军快。

我国重工业发达,大量生产工程机械的企业,近年来也已经多次参与无人战车的探索,在战时更是可以转产军用装甲车辆。“不就是车吗,开足马力造就是”也只有中国有这样的豪横,但这也并不算奢侈,因为我们制造的成本,可以说是全球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无人车辆是民企生产的)

说到这里,近几年如果关注武器展览就能知道,我国军工研制的VU-T10等多个型号的无人战车已经亮相过不止一次。既然军工企业的无人战车都内卷到出口的地步了,还需要为我军这方面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