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几天里,台风泰利影响我国华南地区,成为我国今年首个登陆台风,让广东广西海南多地遭遇了大风大雨天气。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台湾近海发现了巨大的“海魔王”皇带鱼,引发了全球不少网友的关注,更有网友怀疑:这是不是新台风要来台湾的预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我国台湾现2米怪鱼

据媒体报道,中国台湾省潜水员汪承儒,近日在台湾东北角浅海潜水时,意外拍下并目睹长达2米活生生的“皇带鱼”,刷新台湾曾目击过活体的同类鱼纪录。罕见且清晰的画面也在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很多鱼类专家坦言,在近海观察到活的皇带鱼这是十分罕见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带鱼是一种深海鱼类,一般生活在200米至1000米的水深范围内,很少出现在浅海或岸边。它们的体型很特殊,像一条长长的带子,身上有金色的斑纹,因此得名。皇带鱼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些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捕获数量稀少,科学家对其习性所知甚少。已知皇带鱼生活在深海的中、上层,过去以为它的游泳方式为波浪式的蛇行运动,但根据后来在墨西哥附近海域捕捉到的海底画面显示,皇带鱼全身挺直,不做任何弯曲动作,完全依靠背鳍作波浪状运动推进。关于皇带鱼的传说很多,在欧洲渔民称它为“海魔王”。因它常伴随鲱鱼游动,被认为是鲱鱼的保护者,因而有“鲱鱼王”之称。由于它的背鳍的丝状鳍条,有时形成鸡冠状,并可随时垂举,故日本渔民则称之为龙宫使者,在部分日本游戏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大鱼的身影。许多人认为古代航海者相传的大海蛇就是来自皇带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游戏《动物森友会》中的皇带鱼

潜水员汪承儒在社交媒体上登文表示,在潜水时遇见约2米长的皇带鱼,起初还以为这只是白带鱼,并拍下鱼在水中的画面,直言“大物看很多了,这个第一次见”,“从没看过有人拍。”此外,这只地震鱼的身上有两个洞,疑似是被达摩鲨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和台风杜苏芮有关吗?

这条皇带鱼体长约2米,重约10公斤,属于成年个体。渔业专家指出,这种鱼很少被捕获或发现,因为它们生活在深海,而且对环境变化很敏感。有分析认为,这条皇带鱼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刺激或干扰,才会游到浅海或岸边。这一情况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台风杜苏芮即将登陆的预兆,是台风刺激或者干扰的结果,也有人怀疑这是地震的前兆。那么,这条皇带鱼究竟是怎么来的?它和台风有什么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杜苏芮是今年第5号台风,今天早上8点,5号台风杜苏芮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这是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环流也非常庞大的台风,将逐渐向我国东部沿海靠近。有人认为,台风可能会导致海水温度变化或水流紊乱,从而影响深海鱼类的活动和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无关但需警惕

台湾海洋大学的海洋生物学教授林志明表示,皇带鱼是一种高度迁徙的鱼类,它们会随着季节和水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分布范围。他说,皇带鱼在夏季会向北迁移,在冬季会向南迁移,而且它们喜欢在温度较高的水层中活动。因此,他认为这条皇带鱼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水温升高的影响而上浮到了浅水区,或者是因为被其他鱼类或捕食者驱赶而逃离了深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是否和台风有关,林教授表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皇带鱼的出现和台风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他说,台风会造成海水的搅动和混合,导致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通常只影响到表层水域,不会影响到深海。而且,台风杜苏芮还远在菲律宾以东,没有靠近我国台湾岛,这条皇带鱼就已经出现了。因此,这条皇带鱼出现在岸边更可能是偶然的事件,或者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有关捕获皇带鱼的记载甚少,坊间更流传着生活在深海水域的皇带鱼除非因为地质出现大变动,例如发生地震,否则很少有游到浅水的海域,改变栖息环境,因此被捕获的机会极微,亦因为这样的生活特性,被一些地方称为“地震鱼”,相传皇带鱼会因地震而受惊游至浅水避难,所以它的出现即预示了会有大地震的发生。有位于日本的大学学者与团队于相当于2019年发表研究结果,显示皇带鱼的出现与地震发生并无明显关联。林教授也提醒说,虽然皇带鱼和台风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海洋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他说,皇带鱼的出现可能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温度升高和海流变化等现象。他建议人们应该关注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天气角度上说,今天才生成的台风杜苏芮,未来确实有向我国东南沿海靠近的趋势。在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图上可见,中央气象台认为台风杜苏芮将先走偏西路线,然后在菲律宾以东转为西北路线,逐渐向我国台湾东部沿海逼近。虽然目前来看皇带鱼和台风、地震灾害没什么关系,但大家也应该关注台风杜苏芮的动向和影响,做好防范和应对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