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上方按钮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一路向前,一路收获。我们总希望能将行囊装得更满一些,殊不知,装得越沉,压力越大,走起来也越累。

经历的事情多了,走到一定阶段就会明白,唯有智慧、理性地“减少”,才能拥抱更广阔的天地,邂逅更美丽的风景。

少年时期 舍弃浮躁

巴尔扎克在《妙语录》中说:“只要你善于等待,一切将及时到来。”

很多人在年轻时,都有一股年轻心性,容易浮躁,做事情总是追求尽快得到个结果,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自己的目标。

但要知道,想要得到更好的结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默默努力,静静等待。

少年时期,要像树那样向下扎根,不断汲取营养,才能从苦难中开出花朵,从磨炼中沉淀踏实。

“大凉山娃”陈时鑫,家境贫寒,为了能走出大山,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通过一点点沉淀、积累和长时间地等待,最终拿到了直博的录取通知书。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中途的艰辛、困苦、不堪,都像獠牙利爪,会打击我们的信念。

只有舍弃浮躁的内心,紧紧盯住目标,不断坚持,不断突破,才能褪去年少时的青涩,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年时期 舍弃抱怨

曾国藩曾说:“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一个人如果经常抱怨,那么人生的路一定很难走。

怨天尤人,却从不反思自己,这样的人迟早会迎来失败。

《红楼梦》里,贾政有个侧室叫赵姨娘。赵姨娘早年是丫鬟出身,被贾政看上,从仆人成了半个奶奶。

但她为人刻薄,经常拿奶奶的架势来压人,遇事挑三拣四,搞得家宅不宁。时间久了,身边的人都不待见她。

她不反思自己,反而总是抱怨别人。抱怨儿子不给自己长脸,抱怨闺女不给自己撑腰,抱怨凤姐找自己麻烦。不仅搞僵了母女关系,还搞崩了儿子的心态。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强者解决问题,弱者才怨天尤人。

生活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凡事多看好的一面,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少抱怨,少发牢骚。

人到中年,各有各的难处,收拾好心态,积极对待生活,才是明智的做法。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察己;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熨平生活的褶皱,把每一天都过得顺心如意。

老年时期 舍弃褊狭

看淡尔虞我诈,看开悲欢离合,看透世事变化,抱着一颗平和豁达的心去生活,才该是一位老者最好的心态。

季羡林的老年便是如此度过。他在58岁时曾挖土挑粪,88岁时成为“文学泰斗”。尽管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一直是淡然自适。

面对人生中的低谷,他将自己住过的牛棚形容成大院,将自己看作是孙大圣,这份苦中作乐,将他的身心从困难中解脱出来。

苦难,只能使他豁达乐观;荣誉,亦不过是过眼云烟。1999年,在季羡林的寿宴上,宾客们纷纷盛赞他的品格和学问,说他是“明灯”,是“太阳”。到季羡林讲话时,他说,众人刚刚赞美的并不是他,他只是一个尽本分的学者罢了。

后来,他更是亲自辞去外界强加给他的“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等美名。摘掉了这几顶桂冠,季羡林才算恢复了“自由之身”。

凡事看宽、看淡,才能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行走世间,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改变,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

少年时期,舍弃浮躁,潜心钻研,才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中年时期,舍弃抱怨,摆正心态,才能从容不迫,积极处事;老年时期,舍弃褊狭,海纳百川,才能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主播:李慧

主任播音员

学会倾听,秉持操守,忠于良知,择善而从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书报文摘(ID:shubaowenzhai)、有书(ID:youshucc)、洞见(ID:DJ00123987)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