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安三万里》爆火出圈。

人人都在讨论李白、高适、杜甫、王维等大诗人。

小七却看到了一个可爱的不大知名的诗人

高适来到长安时,一个背着书篓的书生撞上了他的马。

高适赶忙道歉,书生却紧张着手里的书,对高适浑然不觉。

正逢考场点名:王昌龄,王昌龄到了吗?

无人应答。

再点名:常建。

书生连忙冲上去,到了到了。

原来他叫常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建考中进士后,高适又偶遇了他,还有岐王府中的舞女。

彼时,常建成为了探花郎,入长安人家采花,念了一句诗: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许多人说,此诗放在这里不合适。

这是一首落第诗,出自常建的《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常建科举落第,不好意思回家,怕家乡人耻笑,于是决定留在长安,再度过一个春天。

不熟,不熟,真不熟。常建不熟,诗也不熟。

也许你对常建不熟,但你一定读过他的诗。

常建最有名的一首诗,名《题破山寺后禅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破山寺,名兴福寺,在江苏常熟。

这一天早晨,常建来到破山寺游玩。

初生的太阳照着密密的大树,一条弯曲幽静的小路通向幽深之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

幽静澄澈的环境感染了常建,也感染了空中的鸟儿。

山光怡人,鸟儿也高兴,潭水清澈,净润了心灵。

天地之间仿佛都寂静下来,只听到敲钟击磬的声音。

在破山寺,常建沉浸在一个幽深澄静的世界里,仿佛世界纷扰都不存在,只有内心偶尔敲击的钟声,余音回荡。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可与李白杜甫的作品争辉。

好诗总是能得到大家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修也非常喜欢这句诗。

在电影中,高适时常翻阅的诗集,名《河岳英灵集》,是唐代人殷璠编撰的,共收录了24位盛唐诗人的诗作。

排名第一的,就是常建,李白还在其后。

正是因为喜欢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句。

唐人爱,宋代人也爱。

欧阳修非常喜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喜欢得不了。

喜欢就要模仿。

欧阳修模仿这两句诗,可怎么写,都写不好,超越不了前句,只能放弃。

《唐诗三百首》中共收录了常建的两首诗,一首是《题破山寺后禅院》,另一首是《宿王昌龄隐居》。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正如电影中所表达的那样。

常建和王昌龄同榜考中进士,两人当是在此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出仕后,两人的命运却不相同。

常建仕途颇不如意,只做了一个盱眙县尉。

做官不如意,但不妨碍自己开心呀,常建听琴纵酒,在太白山、紫阁山等山间流连。

他想做一个隐士。

《唐才子传》中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有一天,常建在山间采草药,遇到一个女子,全身长满绿色的毛发。

女子说,他是秦朝的宫女,逃亡来到山中。

以松树叶为食物,也不感到饥饿寒冷。

女子还传给常建养生之法,效果非同寻常。

这一天,常建路过王昌龄隐居之地,借宿了一晚,有了这首诗。

王昌龄隐居之处的孤云、微月、花影、苔纹,都是王昌龄的知己和同伴。

总的来说,常建仕途不顺,却没有像李白那样孜孜不倦的追求,而是早早就决定隐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热衷于功名利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间漫游。

他感受着禅院中的澄静,欣赏山中的风景,流诸于笔端,形成杰作。

唐朝,常建远远算不上重要的诗人,可《题破山寺后禅院》和《宿王昌龄隐居》却闪耀着夺目的才华。

有常建这些冷门的诗人,才见得大唐的天空,真是群星闪耀,各自生辉。o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