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内容为广告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热带风暴级)已于21日上午 (北京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 生成,上午8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2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40-280公里。

预计,“杜苏芮”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转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向台湾东部海面靠近,未来将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杜苏芮”极有可能引发玉米南方锈病爆发

玉米南方锈病原因

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区域属于气传性病害,该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热带风暴—台风,台风携带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病原菌,通过大范围、长距离的扩散传播到黄淮海区域。南方锈病最佳的发病温度在24-28℃,因此南方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几年在温带地区也时常发生。

玉米南方锈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产生圆形的分散不规则的直径约为1mm的黄点,经过1-2d的生长,黄点上长出疱疹状凸 起,再经过3-5d疱疹上寄主表皮破裂,散出金黄色或橙色粉状物为夏孢子。 夏孢子一旦迸发出,南方锈病便会迅速产生。

玉米南方锈病危害

发病轻的时候阻碍光合作用,导致水分蒸发,百粒重减轻,严重时叶片提早枯死,甚至蔓延全株,后期发病严重的叶子便由于营养耗尽枯萎或者茎秆倒伏(付家锋等,2013)。如果遇到南方锈病的大面积爆发,一般7d左右玉米叶片就会被橘黄色的孢子堆覆盖,导致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营养供给,后营养缺失导致很快干枯死亡,产量损失高达20%-40%(王晓鸣等,2010)。

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突发性、爆发性和难防治的特点。近年来,受品种、气候、病原菌小种变异和耕作制度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南方锈病逐渐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黄淮海地区,2015 年发病面积近 8000 万亩,占该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2021 年的大爆发让人印象深刻,锈病发生区域蔓延到京津冀甚至辽宁省的部分区域,直接导致了一些感病品种退出市场,而抗病品种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3年,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台风登陆地区不排除偏重以上流行的可能;全国发生面积5200万亩。

玉米南方锈病防治措施

在条件适宜时,玉米大喇叭口期就可以被侵染南方锈病。针对南方锈病爆发性强、流行速度快的危害性特点,防治上除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前,施用药剂等有效措施减轻后期南方锈病的发生。

农业防治:要根据田间情况,要做好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若生长期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集中销毁。

防治药剂:一般可以使用己唑醇、氟环唑、啶氧菌酯、戊唑醇、丙环唑、三唑酮、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苯甲·丙环唑、代森锌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

来源:种业商务网综合整理中央气象台、全国农技中心

以下内容为广告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文末的“在看”。并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这就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