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9度的高温天,连空调都是坏的!”杭州的李女士热的满头大汗,对《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如此说到。她用聚合平台叫了辆网约车,谁想到来的这辆车需要她“手动制冷”。

镜头切换到北京,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也在一次乘坐网约车的经历中,吓出一身冷汗。他叫到的这辆车,老的都快走不动道了,各方面车况都濒临报废边缘,一问之下才知道,竟是车主花了一万多元买的二手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约车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不会吃到shǐ。”

这种事儿,全国不是只有上面这两个“倒霉蛋”的个例,而是但凡使用聚合网约车平台的各位老百姓,都有不小的概率体验到的“惊喜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7月12日,8家网约车平台(神州优车、365bus、安安用车、逸乘出行、蓝道出行、首汽约车、旅程约车、携华出行)被上面一口气“端掉老巢”,一场整顿风暴在这个酷暑,彪悍席卷网约车那片沃土。

这几家平台并不冤枉,因为它们此前早已吃过数次“黄牌”,仍屡教不改。有的不具备线下服务能力,有的不按规定上传车辆、驾驶员、乘客评价等信息。它们甚至都有一个共性——都“寄生”在聚合平台开展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相关部门红牌罚下这些网约车平台,其实是隔山打虎,敲打的实际是在这些网约车平台背后撑腰的聚合平台。

“闪闪惹人爱”的聚合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谓网约车聚合平台?讲释义不如举实例。

像高德地图、哈啰出行、美团打车、嘀嗒出行、携程专车等,都称为“网约车聚合平台”。它们干的就是把各种大大小小,犄角旮旯的网约车平台的信息资源整合,再分发给各位的事儿。

聚合平台之所以能够生意兴隆,迅速聚集大量用户,正是因为精准拿捏了咱老百姓用车的痛点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叫个车,要下载好几个打车软件,再分别注册,一个软件叫不到车就得换另一个。自从有了聚合平台,用户的用车需求就像肉骨头似的,刚发出去就同时被十几二十个网约车平台竞相哄抢,各种意义的节省时间!这种众星拱月般实实在在的便利,很难不令老百姓上瘾。

“猥琐发育”的小网约车平台

但是很快,问题接踵而至。聚合平台的存在,给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鱼小虾”网约车小平台,一次能和像滴滴打车、曹操出行等“大佬级”网约车平台的同台竞技的机会。

这些“小咖”们以极低的门槛轻松踏入网约车行业,要么没有线上运作的能力,要么更夸张点儿的连块公司牌照都没有。它们都在聚合平台的助力下“猥琐发育”,极速壮大,大摇大摆的开张营业,赚的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聚合平台究竟是怎么哺育这些小虾米的?操作很6,假使各位现在打开高德地图随意输入目的地,高德会“好心的”越俎代庖,替你把所有听都没听过的网约车平台默认勾选√,很多人没去细看这个选项,就容易被聚合平台偷摸塞一些“野路子”车。

说这些并不是叫个网约车还搞崇尚名牌那一套,也并不是说所有出问题的网约车都来自这些小网约车平台。这只是概率比较的问题,小网约车平台的车的确存在诸多不合规的情况,那么相应的,老百姓坐这种车“踩雷”的几率自然会更大。

“擦边”中的聚合平台们

小网约车平台固然各有各的毛病,但是允许它们一身毛病就来“带病上岗”的聚合网约车平台才是应当负起责任的那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聚合平台们都是个顶个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因为它们并没有自己的司机车辆团队,只是整合信息分发订单,实际出行服务还是网约车平台提供。

所以倘若出了乘客安全之类的问题,聚合平台是否要承担相应责任?它们给出的答案是或许,可能,大概,应该,主打的就是一个边界模糊。说白了就是“我只负责帮你叫车,出了任何事儿你找网约车平台去。”消费者想维权,也找不到它们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什么进可攻退可守的油滑操作?横竖都治不了了还?NONONO。那还得先问问咱们政府答不答应。既然乘客使用聚合平台的叫车服务,平台就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去审核车辆和司机的资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允许聚合平台搞“擦边”,不允许责任模糊。早在今年4月26日,我国五个部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秘书局)就已经发文要求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工作。

这份发文完全“不留情面”,围追堵截式的把聚合平台所有模糊地带都擦除干净了。比如用户打车时常见的订单页面显示接单的车牌号,与实际提供出行服务的车辆不符的乱象,在这份发文里也都明令禁止。

明确要求“网约车聚合平台必须在显著位置展示合作的网约车平台名称,经营许可,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聚合平台和网约车平台必须如实将车牌照,驾驶员基本信息提供给乘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点来了↓

这份通知的最后,更是对聚合网约车平台下了“最后通牒”:聚合平台应及时妥善处理乘客和驾驶员的咨询投诉;乘客因安全责任事故受到损害,并要求网约车聚合平台承担先行赔偿责任的,网约车聚合平台要承担相关责任。

任重道远的监管部门

既然上头3个月前已经给出明确指示,接下来考验的其实就是各地管理者如何“因地制宜”来执行规范聚合平台与当地出租车监管体系。

目前来看,难度不小。光是实行网约车“双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都是块难啃的骨头。问题先是出在了先后顺序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因为是先有网约车,后才有了双证政策,所以相当大一部分实际早已在运营的网约车都不符合要求,怎么追着这些“法外老鸟”补齐应有的手续以此合规,确实执行起来不易。

其次,无论是聚合网约车平台还是网约车平台,为了达到招揽更多司机加入的目的,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要求的双证政策。许多网约车司机不乐意申请网约车运输证,因为网约车的被允许的使用年限比私家车短,当然是无证经营“比较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约车聚合平台乱了这些年,已经到了不得不管的时候了,开篇说的下架8家网约车平台的断头刀正因如此才落下。无论是聚合网约车平台还是网约车平台,想要继续生存都必须走合规化发展的路,否则迟早将被更锋利的刀砍的寸草不生。

各位有没有什么奇葩网约车经历,欢迎评论区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