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年轻人圈子里特别流行一句话: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

在作为和作用之间,选择了“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他们的一句玩笑,那就错了!

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 310%,而且预定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接近半数。

有人为抢雍和宫的头炷香,通宵排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上班在线敲木鱼,功德+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手机壳里夹满符咒,buff叠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财神爷前长跪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爆火全网的“寺庙游”、“烧香热“,让人不禁思考:

社会愈加现代化,年轻一代所受的教育也更好了,为什么他们反而热衷于“上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年轻人为什么爱上香”这个问题,网上被转载了最多次的一条评论是这样写的:

“上香不用985、上香不卡35岁、上香不问你是否已婚已育……”

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酸和无力感。

学历歧视、大环境裁员、职场女性难就业、房贷断供……慌乱与焦虑之下,大家的生活秩序变得不那么可控,前行的方向也变得不那么明晰。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这种新型的“心灵寄托”,以寻求一种自我安慰——“万一能心想事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一个特定的时期,叫做“奥德赛时期”。

(“奥德赛”一词出自《荷马史诗》,指的是在历经艰苦的跋涉后,你最终会找到自己的理想,并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

热衷于上香的大部分年轻人,正是处于这个时期中。

她们往往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徘徊,面临着身份的转变,又背负了种种期待。

因此,她们热衷于上香求佛,为了不只是神灵面前的一个契约,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好运”来赢得未来生活的控制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这个信息庞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面临的不可控变量极多,随时随地都可能陷入复杂的陷阱、规则当中,这不是”运气“所能抵御的。

只有一个常识健全、认知正常的普通人,也能在暗礁遍布的大海上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学一点心理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多人看来,心理学要么是一门玄学,要么是一门专业度极高的科学,无论哪种,普通人学不上也用不着。

但,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普及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比如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强迫等词汇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我们也通过正念、心理咨询等方法做出正向改变;

比如关系处理,我们慢慢知道了原生家庭、恋父/恋母情结、依恋模型,通过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成因,解决自身的现实问题;

比如面对极端事件,心理学也让我们知道一件“不可饶恕”“令人愤怒”的事情发生,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人,同时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网红店、直播带货、广告设计等等,也都离不开心理学的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后台,常常会看到读者和我们分享心理学带给他们的转变:

有人开始在原生家庭中建立边界感;

有人看见了童年未被疗愈的自己;

有人学会了更多处理关系的技巧;

有人学会了在职场里争取话语权......

心理学是一门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的科学

它像一把“钥匙”,掌握它,你便能解锁生活中各种问题。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学习心理学是可能出现偏差的。

如果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心理学很容易会被滥用,也不能构建起真正坚固的底层心理能力,导致不好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对于0基础的心理学爱好者,该如何正确入门呢?

你可能存在着这样的顾虑:

  • 对心理学感兴趣,喜欢看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籍、电影,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知识,害怕自己无法学好心理学?

  • 网络上的信息太多了,无法分辨出靠谱的心理学知识和找到合适的老师。

  • 不太清楚自己具体适合学习什么类型的心理知识,非常迷茫。

对于这类心理学爱好者而言,寻找到找到靠谱的平台、接受系统的学习、得到导师的指点是最为关键的。

如果你喜欢心理学,想要通过心理学认识自己、获得个人成长,那机会来了!

如果你也想要学习心理学

想要成为一名咨询师

可添加壹心理规划师

1v1评估你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添加顾问老师,可享受以下服务:

① 专业顾问1V1职业规划

②全套108页《心理咨询师入行手册》

③ 1份心理咨询师执业地图

(*学习效果因人而异,由于学习积极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距。)

点击原文,查看项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