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著名金融投资人杜帅作为特邀嘉宾做客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本期节目中,杜帅教授回顾了上半年A股市场的总体表现,并对下半年A股市场的未来走势以及投资亮点进行了深度剖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过半,资本市场依然呈现分化状态。回顾上半年,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3.65%,深证成指微涨0.10%,创业板指下跌5.61%,北证50下跌5.31%,科创50上涨4.71%,沪深300下跌0.75%。从板块上看,一边是AI+概念的如火如荼,一边是中特估的异军突起。伴随经济内生动力逐步修复,资本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A股市场将何去何从?

节目开始,杜教授就上半年A股的走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他认为,A股整体走势是符合预期的,尤其是在一个结构性牛市当中,可以看到一些比较不错的科技类股票,还是放出了一些亮眼的卫星的,比如跟ChatGPT相关的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A股上半年的盘点中,除了备受关注的GPT、AIGC为代表的相关概念股,还有一个,就是今年资本市场的焦点——“中特估”(全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杜帅教授表示,他对于“中特估”的未来发展满怀希望。他曾给“中特估”起了一个英文名叫“ject good”,在拉丁语系拆开“injec”是注入的意思,“good”是好的意思。那也就是说“中特估”股票其实是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而且一定会给未来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的综合实力、综合国力都是一个非常强的状态,在未来来说,“中特估”还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价值标的的。

盘点完国内市场,再把视角放到海外市场,美国的不断加息、高昂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衰退,但纳斯达克指数却不跌反涨。对于这样的现象,杜帅教授指出,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纳斯达克,也就是代表了美国的一些科技创新企业领涨美股。这些企业和欧洲相比,和中国相比,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它的整个的总产值甚至是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的总和。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出现这个成绩是理所应当的。第二个原因,可以参考日本正在经历的巴菲特效应。近期,巴菲特大举买入一些日本股票,日本受影响很大。但从日本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其实它一直也处于一个不是特别景气的时期。亚洲经济经常出现“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状态,所以说经历了这样一个30年低迷期,也一定会有这样一个爆发的产生。当然,这个不是经济现象,只是根据历史周期所推论出来的。我们现在还处于康波周期的第六到第七阶段,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印证这些指数能够上升的一些主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中,杜帅教授对港股目前的发展态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把港股比喻成是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但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现在处于十四、五岁叛逆期的样子。杜帅教授预计回落还没有结束,原因有两个:第一,主要是港股的体制就没有完全向资本开放;第二,就是港股其实大部分还是一些中概股,所以说缺乏一些国际市场上的标的。从这两方面来看,港股未来还是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些空间,很值得期待。

对于下半年A股市场的走势,以及资产大类该如何配置,杜帅教授用一句古语进行了总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他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可以配置一些低PE(市盈率)的股票,或者是前期上涨过高已经回调的一些股票。不过,杜帅教授也建议,投资还是以自己熟悉的领域为主,找自己熟悉的标的。

第二,黄金产品。在外部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比如俄乌战争等不确定因素存在,还是建议投资者可以配置一些黄金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房地产。今年的房地产在一到二月份出现了一个小阳春,三、四月份的时候貌似又冷下来了。但杜帅教授大胆预测,房地产往后还会有一个比较不错的一个涨幅,所以,房地产对于未来来说,是我们这个资产配置大类当中很有优势的主要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