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输入法成AI新入口

从浏览器、办公软件到独立APP,“百模大战”中的科技巨头不断尝试将AI融入人们日常应用中,以获得更高的用户黏性与用户数量,而就在大部分人盯着人机对话、AI生图等多少有些“同质化”观感的AI主流应用时,以微软、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已经将目光放到了输入法上。

微软Beta版SwiftKey输入法的出现不仅将Bing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整合到了键盘图标上,更提供多种对话模式可选且宣称可以预测用户输入内容,完全可以成为AI新的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AI技术更迭和大模型的推出,国内输入法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定位,以百度为例,AI侃侃功能的推出,为用户提供情感AI对象林开开和叶悠悠两位虚拟人物,推动AI应用在输入法领域落地的同时,也为输入法赢得了更多年轻用户的青睐。而当前用户对输入法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输入功能,开始追求多种输入方式以及个性化的输入效果以满足不同场景下需求。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趋势,百度输入法上线国风键盘,升级AI造字、助聊等功能,讯飞输入法在行业内打造首个原创内容生态圈“颜计划”,推出高品质的键盘皮肤,满足用户对“颜值”和“言值”双重提升的需求。

今天,我们就以AI造字功能为核心,对比下讯飞和百度两家输入法在个性化上的差异。

02

界面对比:让输入法独立出来

作为使用最频繁的APP,位于“后台”输入法往往以幕后角色出现,很少有用户会单独研究输入法APP的设置和使用。事实上,作为AI时代潜藏的入口,输入法们早已不满足于“幕后英雄”的定位,相对独立的APP设置,为用户提供更多功能服务的同时,也拉开彼此间的应用差异。

启动讯飞和百度两款输入法的独立APP后,对比可以发现两者UI界面设计差异非常明显,讯飞界面使用图标较小,除展现的信息量较大外,整体也显得精巧,而百度输入法默认图标较大,能有效缓解用户视觉疲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款输入法UI界面均采用上中下的三段式设计,顶部为分类菜单,中间内容部分以特色皮肤展示为主,而底部则是工具菜单,两款输入法在底部菜单设计上有较大差异,百度输入法分为“皮肤”“表情”“语录”“字体”“我的”五个部分,讯飞输入法则简单分为“首页”“Biu星球”“我的”三个部分,将“字体”“表情”等放到了顶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从界面设计可以看出,目前输入法独立APP设置主要是以更换皮肤为主,这本身也是当前输入法用户最常用的功能,而我们重点希望体验的“AI造字”功能则位于“字体”菜单中,并未独立出现在首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开两款软件的“字体”菜单,“AI造字”功能区均位于“字体”界面的最中间醒目位置,百度输入法对“AI造字”功能赋予的口号为“每个人的字都值得留下”,讯飞输入法则简单明了的表示“拍照生成属于于你的个性手写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拍照造字:创造属于自己的字体

“见字如晤”这或许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比起千篇一律的电脑字体,书写的字体总能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在字里行间找到温情。

关于“AI造字”,百度输入法官方的介绍是通过全新设计的内容编码网络及风格编码网络,实现了内容与风格的解耦。可以完整建模用户的手写风格特征,精准还原不同用户手写字体的大小宽窄、笔锋、书写速度和力度、倾斜度及371种连笔习惯,在充分保留用户个性化书写特征的同时,只需要手写30个字就可以生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字体,涵盖汉字、字母和数字。

讯飞输入法则是通过AIGF造字系统(AI Generated Font)将人类手写字体转换成电脑可编辑的新汉字。该系统通过FGHA(Fine-grained handwriting analysis)提取目标字迹、分析字体结构,用真实笔迹作为基础模型;搭载DLHM手写字迹建模算法(DL based Handwriting Modeling),结合机器小样本学习和图像合成能力,生成专属AI字体引擎,从而方便打造你的个人字库。

两者在表述上或许有一定差异,但在使用方式上就大同小异了,均通过拍照的方式识别并采集用户字体,然后分析并生成属于用户的字体。具体使用上先以百度输入法为例,在“字体”界面点击“创作我的手写体”按钮,系统弹出新的窗口让用户选择“屏幕手写”或“纸上造字”,前者主要是让用户在屏幕上直接手写12个字,然后系统创造属于用户的字体,不过用手指在屏幕上写字多少有些不习惯,更多人还是喜欢选择“纸上造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户只需要根据屏幕提示完成字体准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逐行书写且文字大小均等,排班工整。百度输入法给用户提供了30个字的模板,需要用户按照模板上的字进行书写而不是随意书写30个字让用户识别。

完成书写后即可拍照上传,系统会对字体进行逐一比对,然后自动生成专属字体。系统提示需要用户等待10分钟左右,笔者实际上等待了不到3分钟即完成了专属字体的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成字体生成后点击“立即使用”即可在日常社交、文本输入等场景下做各项输入,而笔者手写字体的确不太好看,就不愿意分享给亲友了,但对于写字非常漂亮的小伙伴,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将自己的专属字体分享给亲友。

讯飞输入法在使用上大同小异,不过其并不支持“屏幕手写”,而是让用户通过“本地相册”或“拍照上传”手写字体,同样要求30个字体,但讯飞输入法并没有提供书写汉字标准,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随意书写了拍照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较夸张的是讯飞这边提示生成新的手写字体需要30分钟,不过最终还是在 分钟左右完成了专属字体的生成。而对于笔者生成的专属字体,大家觉得哪一家输入法打造得更好一些呢?

总体而言,“AI造字”功能的背后,是输入法强大的AI人工智能技术,AI的特性就是学习的样本越多,最后给出的结果越精确,也就是说从AI的原理上来讲,我们输入的字越多,最终形成的专属字体会越贴近我们自己的手写风格。对于追求个性的小伙伴而言,在打字时拥有个人的专属字体也超酷的事情,字在人便在,那些封存的、发黄的记忆,不管多老,都会伴随每一次打字盈满爱人的回忆!

编辑|张毅

审核|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