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上将胡琏,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胡琏戎马一生,参加过北伐,也参加过军阀混战,曾经在石牌要塞上与日寇浴血奋战,也曾经在淮海战场上与粟裕“斗法”;孤悬台湾岛外的金门曾经是他“建功立业”的福地,也成了他不堪回首的伤心处。胡琏一生追随蒋介石赴汤蹈火,征战无数,死里逃生,血满弓刀,人生跌宕,实在是很有看点。

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有人评价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却比黄百韬多。他麾下的18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部队,被称为“吃人部队”。蒋军中有“二胡”——胡宗南与胡琏,前者号称“西北王”,后者号称“金门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国民党军史对胡琏的评价是12个字:“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胡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1907年,胡琏出身一个贫寒农家。华州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素以剪纸和皮戏闻名,民间文化深厚,同时也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故乡。胡琏父亲胡景彦在乡下务农,闲时做雇工,帮人料理农活,借以养家糊口。胡琏的母亲王富女,是大明乡王堡子村一个贫农的女儿。胡家兄妹3人,胡琏排行老二,上有长兄下有小妹。

胡琏虽然出身贫寒,但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在村里读私塾无人能比。1925年参加关中地区毕业会试,胡琏名列前茅,令人称奇,同学们从此便以“子奇”来称呼这个小同乡。胡琏的老师预言胡琏前途无量,并希望胡家倾家荡产也要栽培这个老二。但胡家非常穷,无力供养胡琏继续求学。

胡琏从小与众不同,其母最初希望他去做个教书先生,胡琏以“家有五斗粮,不做猴儿王”,把母亲顶了回去;想让他经商学做生意,胡琏却说自己天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最后,父母想让胡琏投奔有钱人家做个管家,胡琏则更不愿做一个曲意逢迎的奴仆。于是胡氏夫妇做主,为胡琏聘了一门亲事。胡琏在父母的一手包办下,跟邻村姑娘吴秀娃拜了天地。

胡琏实际是铁定了心要投军。刚好天遂人愿,冯玉祥在河南招兵买马,胡琏便跑去参军,在国民二军冯子明部任文书。不久接到在广州当医生的亲戚的来信,劝胡琏南下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寻找出路。但胡家穷得实在拿不出旅费,胡琏的结发妻子吴秀娃卖了嫁妆,又提前卖了娘家的青苗,终于筹集了南下的盘缠。胡琏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当时就向吴氏发誓将来发达了一定要报答她。

1925年9月,胡琏来到广州,并成为黄埔四期的一名学员。因为四期以后的黄埔军校生都未毕业,所以四期实际就成了黄埔的最后一届。而且胡琏的不少同学如谢晋元、张灵甫、唐天际、袁国平、刘志丹、伍中豪等日后都成了国共两党的栋梁之材。胡琏军校毕业就直接参加北伐上了战场。北伐之后,胡琏所在的部队被遣散,胡琏无处安身,当听说他的陕西老乡兼校友关麟征当了团长,便赶往蚌埠投奔。关麟征非常赏识胡琏,任其为连长。后来,关麟征所在的团并入陈诚的第11师,这是胡琏成为陈诚“土木系”的开始。

其后,胡琏参加了新军阀混战。在与冯玉祥的部队交火时,第11师畏缩败退,关键时刻胡琏拔出手枪,威吓溃兵,他的连队竟然守住了阵地,这让陈诚对胡琏的指挥能力刮目相看,并提拔他做了营长。陈诚升任第18军军长后,想把胡琏调到第14师任营长。胡琏找到陈诚痛哭,表达自己对第11师的感情。陈诚非常感动,觉得胡琏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从此对胡琏更加器重,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胡琏虽然没去第14师,却经人介绍与14师曾粤汉团长(后为被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的妹妹曾文瑜相识。1930年左右,胡琏喜新厌旧,把留在老家的糟糠之妻遗弃,迎娶曾文瑜。曾文瑜接受过新式教育,又颇会交际,后来又与蒋经国的夫人蒋方良打得火热,或许这也是胡琏后来飞黄腾达的一个原因。胡琏打牌,一个晚上输赢十几万大洋,眉头都不皱一下。而他花钱更是大手大脚,吃一餐饭都花掉几百大洋,挥金如土。晚年在台湾,仍然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

胡琏是个统兵之才,深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所以对待那些勇猛的人才,极力拉拢,高官厚禄。因此,他的部队敢打硬仗,会打硬仗。

第11师是陈诚起家的底子,是陈诚的命根子。第11师为第18军所辖,“十一”二字合为“土”,“十八”二字合而为“木”,而且11师又刚好有一个土木工程兵营,所以后来就把这个部队称为“土木系”。第18军和第11师出了不少名将,胡琏是这个军的八大金刚之一,这个部队也成为国民党的五大王牌之一。

1931年至1934年,跟随陈诚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围剿”,因功于1933年8月升任第11师第66团团长。1935年起,又随罗卓英在浙西南继续进攻红军。他的部队所到之处,留下一片荒芜。说他是杀人狂魔,一点都不为过。

1937年初,淞沪会战爆发后,胡所在的陈诚任军长的18军第11师第66团开赴上海,1937年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胡团奉命守卫上海北面罗店地区。日军以罗店为突破口,派飞机轰炸、大炮轰击66团阵地,施放烟幕弹,以坦克掩护步兵冲击。胡琏组织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又组织机枪火力网封锁日军前进通道。有时组织部队主动出击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以杀伤敌人。有时一昼夜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顽强地坚守了阵地。

淞沪会战后,胡琏升任第67师步兵第119旅旅长。第二年胡琏随部挺进苏南开展游击战,重创敌寇。其部401团团长邱行湘直捣潥阳、宜兴一带,直逼苏浙边境张渚诸地,使日寇沪宁铁路交通受威胁。

1938年6月,胡琏司令部设在九华山,他亲自到前沿阵地了解情况,发现日寇在江岸各地修碉堡,并有重兵把守。他为了配合海军特种部队在长江布雷,将沿线据点中的敌人引开。一天胡琏指挥部队突然向敌人据点发动攻击,迫使敌人放松对沿江的巡逻。扮成“船夫”、“渔民”的海军特种部队趁机在江面布下水雷。一天夜晚,胡琏又派出一支部队向敌人碉堡突击,日寇摸不清中国军队的虚实,不敢出击,海军特种部队又一次在江面布下水雷。在胡琏部和其他部队掩护下,海军特种部队一年内在长江皖赣江面炸沉日军舰船60余艘。

1939年,胡琏率部开赴湖南,参加第一次湘北会战并升任第18军第11师副师长(师长方靖)。

1940年参加枣宜会战。1940年5月21日,日军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占领襄阳后,经宜城、南漳,直逼宜昌。第11师奉命从长沙驰援湖北当阳。5月底,11师在当阳构筑工事完毕,师长方靖在临战会上告诫:“当阳长坂坡,是当年三国时刘备破曹操之处,此次战斗倘若当阳失守,宜昌不保,日寇就会将我们窒息西南,国家生死关头到了,我师必须人人做张飞、赵云,使日寇有来无回。”胡琏接着说:“我们就要像当年张翼德大闹长坂坡那样,杀得日军片甲不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9日,日寇向第11师阵地疯狂进攻,在当阳西北九山子高地,双方反复争夺。胡琏亲率第31团增援,同时派另一支小部队抄敌后路,敌怕陷于包围之中,慌忙撤退。方靖、胡琏在当阳与日寇激战一周,重创敌军。后撤至大峡口、风洞河一带抗击日寇。

抗战胜利后,胡琏转战南北,立下不少战功,却在鲁东南战场上,输给了名将粟裕,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退守金门之后,他每日朝大陆方向眺望,眼神充满了无限伤感。

1977年6月22日,胡琏病逝,去世前留下一句:“土木不及一粟啊。”

胡琏自1972年被解职后,著书立说,史料存世不少,其间就是不敢提双堆集和粟裕。唯独去世前的遗言,代表了他藏在内心的痛。

“土木”指的是陈诚赖以起家的11师、18军,进而形容陈诚系统;“一粟”指的就是粟裕了。

胡琏带着一名将军对曾经战败的遗憾,盍然而去。终年70岁。

几天后,金门。一架美式战斗机在金门军用机场缓缓降落,一个中年男人捧着一个盒子走出机舱,走下舷梯。

此时,机场跑道边上一排排士兵已经列队等候多时,他们的目光一直在搜寻着来自台湾的天空方向,那应该还是一个晴朗的拂晓,海上的红日正呼之欲出,无疑,这是一道诱人的风景。然而没有人注意这道风景,尽管这道风景就在眼皮底下,没有人抱怨,甚至没有一声咳嗽,所有人的眼光都注视着一个点,那个中年男人捧在胸前的盒子。

军乐声起。那声音是低沉的,和着海风呜呜作响,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壮。那轮红日也一跃而出,水天一色,遍是红霞

“欢迎胡司令归来!”领头的军官忽然向那盒子敬了一个军礼。

“欢迎胡司令归来!”士兵齐声呐喊,声震云霄,整个海岛也似乎晃动了起来。

“予尸化灰,海葬大小金门间,魂依莒光楼”。这是胡琏的遗嘱。当盒子打开,飞灰飘落大海时,一代名将的传奇终于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