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观决定购买者的第一印象,间隙、面差是否合格是决定汽车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其直接影响车身密封性 (防漏水)及噪音抑制等性能,是汽车生产过程及出厂检验的重要检测环节之一。

  • 传统塑料塞尺、面差尺或手持式测量仪等手段依赖检测员的经验判断,检测一致性难以把控,存在漏检、误检、错检等风险。亟需一种客观的检测手段,替代人工经验,提升检测可靠性。
  • 车身由众多冲压件及零配件分总成拼装而成,存在大量安装缝隙,全检工作量极大,抽检难以全面把控外观品质。亟需一种高效的检测手段,提升检测效率,降低完检下线时间。
  • 共线生产已成为当前汽车主机制造的常态,传统人工+工装/工具的检测方式调整工序繁琐,人员学习、适应成本高,不利于快速换型及新型导入。亟需一种柔性化的检测手段,灵活应对生产模式的变化。

面对高效率、高可靠性、高柔性的多重需求,引入机器人替代人工势在必行,埃尔森全自动汽车间隙、面差检测系统AT-S1000-05B,将是机器人的最佳拍档!系统可通过将繁琐的多点位检测编程化、归类为机器人的重复性工作,实现汽车产线检测效率提升,降低人力成本,应对订单化生产模式提出的柔性产线要求,真正做到高效、客观、灵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品性能参数

埃尔森间隙、面差检测系统AT-S1000-05B采用双色线激光成像,多角度对车身缝隙进行检测。 高精度采集不同部位间隙形貌,产品自身标定精度达±0.03mm,搭配品牌机器人可实现静态测量精度<±0.05mm。检测节拍快 ,高效输出检测结果,单点检测耗时<0.5s。适用于抽检、全检等各种检测场景,可配合现场部署完成静态、随动多种检测方式。无惧环境光干扰,防护等级IP65,适应典型车间生产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品检测范围

1、不限车型,不限颜色

不限车辆品牌及车型,对于各种车身颜色及表面喷涂工艺均可识别。

2、覆盖各类缝隙部位及典型间隙类型

汽车生产过程中主要为外钣金件的间隙、面差检测,车辆出厂时通常还需要测量段差和间隙宽度。埃尔森间隙、面差检测系统AT-S1000-05B可覆盖车门、A/B立柱、引擎盖、行李箱盖、车顶天窗、轮眉、前后大灯、玻璃等各待检部位,实现双平面间隙、单平面间隙、T型间隙、双曲面间隙等常见间隙及部分特殊间隙的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检测部位的材料特性不限!

激光方案使用时无需进行喷雾、贴纸、辅助基准点等额外措施,埃尔森间隙、面差检测系统AT-S1000-05B可对车辆前后大灯、侧窗/顶窗玻璃、侧围镀铬饰条等半透明、透明、镜面或高反光表面进行检测,并保证检测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件算法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配备两套应用软件,线上线下互联互通

  • 线下调试软件ALSON ParaSetting,便于技术人员线下部署预调,可在软件内设置各类相机参数,针对不同车型建立独立检测工程。
  • 在线用户软件ALSON AutoGFM,部署于产线旁侧,便于检测人员线上实时掌握检测结果及具体数据,明晰不合格部位,及时进行返修判断。

2、易用、便捷,快速实现功能落地

  • 算法支持不同部位间隙、面差的多样化形貌检测;
  • 参数调整及检测结果可视化,非专业编程人员亦可轻松操作;
  • 快速导入、配置标准公差,便于线上检测人员及时追溯不合格信息并进行修正;
  • 检测结果可生成多种本地文件,随时存储,方便跨车间按需调用、查看、核对;
  • 支持多车型共线生产,换产灵活,修改、新增数据方便,历史记录可追溯。
多种使用场景

AT-S1000-05B可应用于焊装白车身、涂装有色车身及总装完成车身的间隙、面差检测,不受车身加工流程限制,同时可搭配埃尔森车身定位系统,有效替代工装,对车身到位进行纠偏,使机器人自动化检测更精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尔森间隙、面差检测系统AT-S1000-05B现已全线开放预约,如果您正在为车身质量检测困扰、希望实现机器人自动化检测,如果您需要高性价比的3D视觉检测方案,欢迎拨打服务热线400-877-1617进行咨询,埃尔森间隙、面差检测系统AT-S1000-05B将为您带来更高效的生产流程和更可靠的产品质量。埃尔森专业的3D视觉工程师将为您竭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