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介绍

清华姚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绩点:3.85

TOEFL:111,S26

GRE:330+3

Caltech的春研+暑研

录取:Caltech CMS PhD; UW CSE PhD; UIUC CS PhD; UIUC ECE PhD; CMU ECE PhD; CMU MSML; Upenn Wharton Statistics PhD; UCSB CS PhD; Gatech ISyE PhD,最终接了Caltech

1. 申请时间线

在本科刚入学时,我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产生这一想法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希望能够认识和体验一个全新的,更加多元化,且与国内不同的世界;二是目前国外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更加前沿和自由的学术环境,因此在科研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我的专业计算机科学领域;另外我有许多和我一样希望出国留学的同学们,因此能够有更多互相交流的机会。

在经过了本科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对科研的了解之后,我发现自己对科研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希望尝试继续在科研领域探索一段时间。因此在大二下学期我决定申请计算机科学的博士项目。在做了这个决定后,我在大二暑假里与世毕盟签约。

在科研方面,我从大二的暑假到大三的寒假中进行了第一段科研,并在大三的下半学期前往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进行了一学期的访问和科研,在大四上学期的申请之前,我开始了第三段科研项目。在语言考试方面,我分别在大二寒假和大三访问期间参加了两次托福考试;在大三上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参加了两次GRE考试。在大四的11月底到12月初的这段时间准备了申请所需的材料并提交了所有的申请,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左右进行了几次与教授的面试,之后就陆陆续续收到了申请的结果。

2. 语言与GPA

与硕士项目的申请不同,对于博士项目的申请中,语言和GPA的要求相对并没有那么高。一般来说两者的作用更像是一个“合格性”的检验标准(除非托福/GRE满分或者GPA rank 1),即只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便不再重要。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仍然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准备这两项成绩以确保它们可以达标(达标的具体要求取决于你所处的院校和你的目标项目)。

先说语言,语言考试在出国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必须准备的环节。在大学本就繁忙的课业中,每天花大量时间准备语言考试是非常困难的(至少对我来说)。因此,在学期中我每天用于准备托福和GRE考试的时间并不多,将它们主要用于背单词。在假期中相对空闲的时间里,便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和刷题。在托福和GRE各自的第一次考试中,我的准备其实并不能称得上充分,因此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即便如此,我还是熟悉了考试的节奏,考场环境和考试的心态,也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也对我第二次考试起到了帮助。对于有机会出国科研或交换的同学们来说,另外一个可能适用的方法是像我一样在国外参加考试(特别是托福)。由于英语在国外本就具有更好的语言环境,在国外的时间里英语水平会有自然的提升,特别是听力和口语部分,在国外考试更可能拿到较高的分数。

再说GPA,GPA在博士申请中的作用其实是十分微妙的。对于大部分项目和导师来说,只需要一个不低的GPA,以及在方向相关的课程上的成绩不错就行了。但对于一些(小部分的)导师来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招那些拥有很高GPA的学生。相对应地,在GPA方面的策略也就应该分为两种:如果你有极高的GPA或是院系前几名,那么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来尝试保持这个排名;而如果你和我一样,并不拥有很高的GPA和排名,就应当在保持GPA达标的情况下更多地将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

3. 科研和推荐信

由于博士是一个完全科研导向的学位,在博士的申请中科研能力无疑是首当其冲的,所有学校和招生组最为看中的一项能力。而能够体现此能力的指标无疑是论文的发表情况和推荐信了。因此在博士项目的申请时拥有很好的论文发表情况和强力的推荐信是整个申请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部分。论文的发表情况是在申请中最能够量化学生科研能力的指标,而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论文的唯一途径是参与更多地科研项目,并在这些项目中作出尽可能多的贡献。因此,我个人建议大家尽可能早地开始进行第一段科研,且最好寻找那些导师已经形成初步的idea和roadmap,且有博士生学长带的项目。这样做一是能够让自己清楚是否对科研感兴趣,二是能够让自己熟悉完成一段科研的流程。尽管在最后的论文中可能不是一作,但这能够很好地加快我们后续发论文的效率。

我个人就是由于第一段科研进行的较晚,而最后在申请时仅有一篇论文,也可以算是我申请中的一个小劣势。再来说说推荐信的部分,在申请学校时绝大多数学校需要三封推荐信,而在博士项目的申请中,最强的那封推荐信有多强,推荐人在学术界的声望有多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申请结果的好坏。我的三封推荐信中,一封来自于我国内本科学校科研项目的老师,剩下两封来自于我在美国春研的指导老师和合作者。一般来说,由于美国学校老师之间的connection相对比国内学校的老师更紧密,美国学校的导师的推荐信一般会更加有效一些。例如我在论文发表情况相对不那么突出的情况下,Caltech的春研导师的强推在我的申请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与我的情况类似,如果能拿到国外科研老师的强推,一般来说就也会有很大可能可以拿到那位老师的return offer,这至少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申请时的压力,而且由于春研时对组里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对导师组里氛围满意的情况下,return offer将是一个申请中下限很高的选项。因此,海外科研的经历在申请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申请海外科研方面,我个人有如下的几条建议:1. 相比于老师所在的学校,老师个人的学术声誉和组里的工作模式会重要很多,前者关系到老师推荐信的强度,后者直接关系到在几个月的科研中你的体验和老师能关注到你的程度。2. 尽量不要选择有很多同届同学一起去科研的组。在老师写推荐信时,不可能给同一年度的所有同学都写出强推,因此同时进行科研的同学将会是你的首要且直接的竞争对手。3. 在科研过程中一定要全力以赴,且主动向老师汇报科研的进度,以让老师更好地了解你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4. 关于世毕盟

世毕盟在我申请期间给了我多方面的帮助。首先是时间线的规划,在刚刚签约时,我对申请的了解还非常少,而在与世毕盟培训师和mentor(MIT理论计算机方向博士)的交流之后,他们为我制定了一个申请时间线的详细规划,包括什么时候应该考出语言成绩,什么时候应该申请春研,什么时候需要准备好文书等材料,以及什么时候需要开始套瓷、提交申请、参与面试等。这样一来,我就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业和科研当中去。

其次是各个方面的信息,其中包括申请春研/最终申请时可选的导师和学校列表,自己的水平相对往年申请者的定位,不同的项目需要的特殊材料和文书中应该涉及的内容等。另外,在春研的过程中培训师和mentor还对我如何与导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以及如何向导师汇报科研进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最后是申请时的文书写作和修改的指导。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指导了我文书的格式,应该包含的内容,如何体现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如何针对不同项目修改文书等在申请时非常重要的关于文书方面的信息。这几点的帮助总体上让我的整个申请的过程变得顺利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