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UCCA携手德国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率先在上海UCCA Edge呈现“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包括巴勃罗·毕加索、保罗·克利、亨利·马蒂斯、阿尔伯托·贾科梅蒂、保罗·塞尚、乔治·布拉克等6位现代艺术巨匠与观众静静对话,追溯上世纪欧洲现代艺术的流变与回响。

UCCA Edge“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在一张拍摄于1962年的照片上,48岁的收藏家海因兹·博古睿(Heinz Berggruen)半蹲在毕加索的身边,与他讨论图书《日行者》的样张。那一年,毕加索81岁,已是蜚声全球的成功艺术家。毕加索似乎非常喜欢比他小30多岁的博古睿,不仅与其合作了许多出版物,还允许他翻模重铸了自己著名的立体主义青铜雕塑《女子头像(费尔南德)》(1909年)和其他早期雕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海因兹·博古睿与毕加索查看《日行者》样张

在上海UCCA Edge的新闻发布会现场,UCCA馆长兼CEO田霏宇兴奋地宣布筹备已久的“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开幕。海因兹·博古睿是上世纪艺术经纪人兼收藏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田霏宇介绍,博古睿将自己毕生建立的收藏捐赠给了柏林——这座他在年轻时被迫离开的城市(“二战”期间,博古睿因犹太血统而流亡美国),这批藏品最初以借展的形式在如今柏林的博古睿美术馆展出,自2000年起,永久成为柏林国家美术馆庞大馆藏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Nationalgalerie, Museum Berggrue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内陈列的贾科梅蒂作品

而这次由柏林新国家美术馆馆长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长加布里埃尔·蒙图阿(Gabriel Montua)及该馆策展人薇罗妮卡·鲁多费尔(Veronika Rudorfer)共同策划的大型展览,特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布展陈列。三位策展人从美术馆珍藏中精心挑选了巴勃罗·毕加索、保罗·克利亨利·马蒂斯、阿尔伯托·贾科梅蒂、保罗·塞尚、乔治·布拉克6位艺术巨匠的近100件代表性作品,以时间为序,通过对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及多种抽象表现形式的呈现,追溯20世纪欧洲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海因兹·博古睿出生于一个德国中产阶级家庭,年少的博古睿对文学与诗歌充满热情,二战前,他在柏林是一位专注于报道艺术(包括音乐和歌剧)的记者,而且,那时他就已经因微型小说而为读者所熟知,这些作品也在50多年后再次出版。

当战争的危机迫使他前往美国开启新的生活时,20多岁的博古睿不仅为《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撰写文化方面的文章,还在著名墨西哥艺术家迭戈·里维拉(其妻子是传奇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工作室担任助理,并开始对视觉艺术产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海因兹·博古睿于美国旧金山

摄影:John Gutmann

保罗·克利是他的第一个收藏对象,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曾为他收藏的克利作品出版过一本图录,在其中,他回忆起自己购入的第一幅克利的作品——一张题为《幻影透视》的优雅的水彩画,描绘了一个假想的室内空间,他仅花100美元就从一位同样流亡海外的德国同胞手里买下了它。这幅当时很可能并未装裱的画像护身符一般伴随他经历了多年的颠沛流离,最终来到其“二战”后的巴黎家中,与其他几幅克利的水彩画一同被安置于餐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罗·克利作品《幻影透视》

克利细腻而私密的作品具有一种触动感官的神秘力量,深受年轻流亡者们的喜爱。父母都是音乐家的克利有着杰出的音乐才能,据说,他的习惯之一是在每天早上创作之前都要演奏小提琴,就像为作画热身一样。多年的音乐熏陶使克利的作品充满音乐的痕迹,不少观众表示,当他们细看克利的一些绘画时就如同听到了悠扬乐声,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罗·克利,《被封印的女子》,1930,纸板贴纸上钢笔与水彩,纸板下侧边上钢笔与水彩,49×35cm,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NG MB 140/2000。摄影:bpk图片社/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延斯·齐厄

“二战”后,博古睿离开美国,短暂地回到德国,目睹了战争对祖国的摧残,而后便搬到了巴黎。随后,他投身书籍和版画经营事业,并于1948年在巴黎西岱岛上开设了他的第一家画廊。

在战争刚结束的几年里,他结识了一些重要的作家与诗人,例如超现实主义诗人保罗·埃吕雅、达达主义诗人特里斯坦·查拉等。查拉把他介绍给了毕加索,尽管毕加索与博古睿的年龄差距如同父子,但是相谈甚欢,而且在日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博古睿持续展出毕加索的作品,出版他的艺术书籍,并出售他的版画作品。不久之后,他自己也开始收藏毕加索的作品。

50年代,作为艺术经纪人的海因兹·博古睿已经十分成功,可以严肃而自由地收藏和购买艺术品了。在他可圈可点的藏品中,包括塞尚为他的园丁瓦利耶所绘的肖像,也有米罗、皮尔·波纳尔、马克·夏加尔、马克斯·恩斯特的代表性作品以及贾科梅蒂的青铜雕塑。克利自然是他深入收藏的首批艺术家之一。

1979年,博古睿把握住了最大的收藏机遇——毕加索的经纪人保罗·罗森伯格的后人出售了罗森伯格的藏品。在那场竞争激烈的拍卖会上,他成功竞得了三件作品:《拭足裸女坐像》(1921年)《窗前静物,圣拉斐尔》(1919年)以及《雕塑家与他的塑像》(1933年)。这些作品后来都成为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的精华,也在这次UCCA展览中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UCCA Edge“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展览现场中的毕加索作品《拭足裸女坐像》,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在谈论艺术谱系的时候曾说:“让我从塞尚说起,毕加索称他为‘我们所有人的父亲’,因为如果没有塞尚的先锋作品……无论是立体主义还是抽象绘画的发展都难以想象。”尽管本次展览无法完全展现塞尚对毕加索及其他艺术家的影响,但三位策展人还是将塞尚的油画杰作《塞尚夫人肖像》(约1885年)作为按照编年顺序展出的第一件作品,将毕加索创作于1970年的《斗牛士与裸女》作为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两件作品之间的时间跨度长约8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勃罗·毕加索,《斗牛士与裸女》,1970,布面油彩,162×130cm,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NG MB 87/2000,© Succession Picasso 2023。摄影:bpk图片社/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延斯·齐厄

而这次展览展出的马蒂斯和贾科梅蒂的作品则主要集中在两位艺术家的创作晚期,包括马蒂斯标志性的剪纸作品《跳绳的蓝色裸女》(1952年)以及贾科梅蒂的《威尼斯女子IV》(1956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UCCA Edge“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展览中的亨利·马蒂斯作品《跳绳的蓝色裸女》,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纵观博古睿的一生,尽管作为艺术品经纪人的他视野开阔,涉猎甚广,但身为收藏家的他却主要以自己的品位为导向,将精力投注在他极为着迷的艺术家身上,克利、毕加索、塞尚和马蒂斯成为他个人收藏的中流砥柱。

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里,他只对两位艺术家抱有年轻时的热忱:克利和毕加索。他购买了很多这两位艺术家的晚期作品,虽然许多评论家都对它们漠不关心,认为这些是天才精力衰弱之后完成的水平欠佳之作。但是,每当他需要从图像世界中为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寻找回声时,他就会求助于毕加索和克利——他们的作品能够带来他所渴望的那种汹涌澎湃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长加布里埃尔·蒙图阿为我们的读者特别推荐了四件作品,从中可以管窥20世纪欧洲现代艺术的多样风貌,值得细细品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塞尚,《塞尚夫人肖像》,约1885,布面油彩46×38cm,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借自博古睿家族。摄影:bpk图片社/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延斯•齐厄

1869年,塞尚结识了时年19岁的奥尔唐斯·菲凯,但两人直到1886年才结婚。这幅画像实际创作于菲凯成为塞尚夫人的前一年左右。塞尚极慢的工作节奏使他几乎收不到肖像画的委托,因此,他的大部分肖像画描绘的都是亲密的熟人。这幅画格外简单和紧凑的结构与画中主角的心理因素形成了生动的互文。贯穿头部和胸部的纵轴略有偏移,使整幅画并不完美对称。细腻过渡的调色为平坦的脸部带来了鲜明的起伏感,参差的笔触为单色的背景添加了几分跃动。在这些细节中,塞尚夫人的个性得到了最显著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罗•克利,《节俭男子的只言片语》,1924,纸板贴纸上油彩转线描与水彩,44.8×29.3cm,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NG MB 130/2000。摄影:bpk图片社/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延斯•齐厄

克利追求的始终是反映内心的图像。“如果我要画一幅绝对真实的自画像,你看到的将会是一个古怪的壳……在壳子内部的才是自己,就像是在坚果壳里的果仁那样。”此作是克利带有自画像元素的“地壳形成寓言”系列中的一件作品。画面中是一个雌雄莫辨的人,一半是穿露肩裙的女孩,另一半是着宽袍的新柏拉图主义青年,显得冷漠、算计,又仿佛虔诚的牧师一般,令人难以捉摸。此外,克利还在画面中加入了作品标题拆解成的词语碎片——“Krg”(Karge,贫瘠)、“Wrt”(Worte,话语)、“Sp”(Sparsamen,节俭之人),形成鲜明的三角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亨利·马蒂斯,《在尼斯画室》,1929,布面油彩,40.5×61cm,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NG MB 152/2000。摄影:bpk图片社/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延斯•齐厄

艺术家的工作室不仅是生产艺术的地方,也是艺术家在某种形式上的自画像,展露着艺术家当下的心境。1927-1938年,马蒂斯在尼斯生活和创作,这一时期他画作中的工作室大都充满了地中海的灿烂阳光,沐浴在接近金色的光芒中。工作室里没几样家具,一切都显得很随意。画面中,右侧大画布上除了初始的打底以外,还没有画上东西,如同后来马克·罗斯科的画作一样,这幅画中画被明显划分为三部分,最上面呈现和窗外海水一致的颜色,中间部分采用了阳台墙壁的颜色,而下方的棕色则可能表示暗处或大地。通过描绘这幅画架上明暗对比显著但尚未完成的画作,马蒂斯戏仿了“造物主”的概念,如同上帝一样“把光暗分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勃罗·毕加索,《大幅斜倚裸像》,1942,布面油彩,129.5×195cm,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NG MB 73/2000。© Succession Picasso 2023。摄影:bpk图片社/国立博古睿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盟/延斯•齐厄

“这是一件尖锐的作品——与之共处并不容易。”在向公众展出这件杰作时,博古睿如此说道。这幅画在1942年完成于被德国占领期间的巴黎,艺术家在画面中探索“造型和物理层面的变形……在通往现实的那个扭曲而痛苦的临界点上进行创作”。作品中,毕加索那几年的伴侣朵拉·玛尔赤裸地伸展身体躺在床垫上,如同处在眩晕之中,房间陈设简陋幽暗,像一个牢房。她的面部因恐惧而僵硬,手握成拳头。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玛尔和毕加索在巴黎被德军占领期间所经历的煎熬,也记录了他们的同胞在禁锢中的痛苦状态。笼罩画面的“德国军装式的灰绿色”加强了该主题的压抑感。依据毕加索传记作者约翰·理查森的观点,这幅画所表达的对战争的恐惧远比艺术家著名的《藏骸所》要更加激烈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撰文:何敏

图片提供: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