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空军发言人在2023年长春航展上讲了这么一段话:相信大家还记得当年J-20、Y-20横空出世时带给大家的惊喜与振奋,相信随着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这样的惊喜和振奋还会不断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20式的惊喜是什么样的画面?

相信再没有什么比十二年前成都黄田坝机场外人头攒动的画面更能表达这种惊喜,J-20作为一款具有跨代意义的隐身战机,其当时的密级之高是可以想象的,但有关方面似乎没有强力阻止这种围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允许J-20的相关消息在互联网上传播,一时间可谓是举国振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人们习惯将F-22、B-2A这两款隐形飞机比喻为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洋彼岸的强敌当时还在发展可大批量生产的F-35系列隐身战机,其隐身优势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但这一切,随着J-20的问世彻底变化了,我们有了可以与强敌过招的利剑,就如同1980年飞向南太平洋的那枚远程运载火箭,让强敌知道我们有了还手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J-20问世两年后,我国新研制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反隐身米波雷达首次实际探测到了F-22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有隐身之矛,又有反隐身之盾,二者相辅相成,标志着我军适应新世纪隐身技术条件下的装备体系的成形。如今不论是J-20,还是反隐身雷达,都已经实现了多轮迭代,不仅技术水平更高,而且装备规模也已经非常可观。

再回到正题,J-20式的新惊喜会是什么?

无独有偶,2016年,同样是长春航展,“新一代远程轰炸机”正在研发的消息也首次权威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人们习惯将这款新型轰炸机称之为“H-20”,该机作为一款具有高隐身性能的轰炸机,被认为是20系列装备中更具战略份量的关键拼图。

首次公开消息两年后的2018年,应该是H-20的高光时刻,那一年:

先是H-6系列飞机研发团队负责人何胜强说,未来轰炸机的作战使用模式的设计和技术标准的设计,应该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应该是引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不到两个月,中航集团发布了纪念西飞成立60周年的《大国起飞》宣传片,片尾亮出了经典彩蛋“THE NEXT”,多年后许多爱好者还会不时地到这部片子的弹幕上留言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HE NEXT彩蛋之后不久,又有爱好者找到了一张关于“激光增材制造飞机钛合金超大型整体承力框”的图片,根据进气道预留开口判断,此部件可能是H-20项目应用的部件。

短暂高光之后又是许久的沉默,但仍不断有暗示H-20项目的官宣动态,比如2021年招飞宣传片中,金头盔遮光罩倒影里就有隐身轰炸机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时至今日H-20仍未亮出真身,实际上,比广大军迷更急切的还有我们空军的指战员,比如H-6K飞行员孙陆宇曾在电视片中这样说道,我作为轰炸机的飞行员,我想我比所有人都更加期待,期待有一天,我自己能够见证和驾驭新一代的作战平台,我们空军一位老首长曾经寄语我们,大力发展轰炸机,我相信这一天,它很快就会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20为什么迟迟不出来?

以J-20、Y-20两款国之重器为例,J-20从立项到首飞用时三年零一个多月,Y-20从立项到首飞用时五年零七个多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Y-20珍贵的首飞历史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Y-20珍贵的首飞历史画面

从“新一代远程轰炸机”公开正在研发的年份,到如今,已有六年多时间,而准确的立项时间并没有公开,因此实际用时应该更长,其时间跨度必然超过J-20与Y-20这两个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时间跨度这么大?换一个思路,其实我们可以从海军装备的发展脉络中找到线索。

与H-20有着相似命运的正是福建舰,这艘航母原本计划使用的是蒸汽弹射器,与之并行推进的还有电磁弹射器这条技术路线,谁都没有想到我们会在电磁弹射器这条世界级难题赛道上跑得这么快。在蒸汽弹射器与电磁弹射器之间的竞赛式考核中,后者拿下了绝对领先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着眼实战需求,基于新技术条件,福建舰需要更改设计,这就需要时间,这才有了加塞的山东舰。

再看H-20,作为一款轰炸机,其主要职责就是作为航空弹药的投放平台,因此其机体弹舱设计必须与挂载的弹药相适配。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国航空装备的迭代速度也相当快,尤其是空基高超音速弹药的发展持续领跑世界,H-20立项之初必然会选择适配K/AKD-20、YJ-12等常规打击弹药,但却不一定适配双锥滑翔体/乘波体战斗部的高超音速打击弹药,因此也可能存在设计更改的问题。

当然了,涉及更改的可能并不局限于弹舱这一处,还有态势感知、信息交互等一系列软硬件都有可能更改,这也是完善设计方案提升作战能力的必然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这里,再回味2018年H-6系列项目团队负责人何胜强说得这番话:未来轰炸机的作战使用模式的设计和技术标准的设计,应该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应该是引领者。

其实,仅从适配的高超音速打击弹药来看,我们的作战模式设计就足以引领世界,因为不论是过去的B-2A,还是如今的B-21,它们都没有这种能力,或者说是能力有限,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高超音速装备领域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除了上述原因,H-20迟迟不亮相还有一点原因,就是该项目有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20之所以能够快速亮相,这是看家护院的刚需驱使使然,该机列装初期,实际上主要突出的是高隐身性能,而态势感知能力、高机动能力其实对比三代机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它是选择了一条快速迭代的发展路线。

如此发展主要有两点用意,一是尽快列装能够与强敌对抗的装备,再就是聚焦作战主要矛盾,多轮快速迭代,以期在之后的时间里获得更大的能力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经过多轮技术迭代的J-20已然大批量列装,另外,基于空警-500、反隐身雷达的反隐身体系也是日渐成熟,在家门口打仗我们已经不惧任何对手,这就为H-20的持续优化设计争取了时间。

H-20究竟会是一款什么样的轰炸机?

衡量一支空军能力强大与否有三个评判标准:歼敌于本国空域、歼敌于非本国空域、歼敌于敌境地面。

如今我空军的建设目标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作战意图的变化在于“由守转攻”,就是要追求最高能力等级“歼敌于敌境地面”。

如今我们有J-20、J-16、J-10C等多功能战术机型,它们都具备对地战术打击能力,其中尤以J-16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最为突出,同时还有规模庞大的H-6K机群,形成了较为强大的中近程攻击能力,并初步具备远程打击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彻底实现由守转攻的战略目标之变,就必须拥有更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这就是H-20所要承担的使命。

军迷朋友们期望的H-20机体平台性能一定是,远航程、超音速、大载重……

我国航空装备体系正在持续推进的“三化目标”,就是大幅拓展飞行包线,提升久航远航能力,支撑高速、高机动性和高功率输出,挑战更快更高更久更强的“机械化”;对战争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信息化”;发展人工智能、自主导航、高精度雷达等技术,挑战更自主更敏捷更智慧的“智能化”。

军迷们期待的那些性能都属于“机械化”范畴,但这些机械化性能并不一定聚焦在某一款装备,事实上也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可以回顾J-20总师杨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有人希望什么都比现在好,飞得要比现在快、要比现在远、比现在高,什么酷炫“超能力”都有,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产品?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取舍,没有取舍的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你有针对性目标,比如,依据未来战争的特点要突出一些东西、舍掉一些东西,这是必须的。

比如H-20,要飞得快、飞得远、飞得高,要样样都擅长,胡子眉毛一把抓,全面突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性能大部分都是矛盾体,要飞得高、飞得远,就需要大翼展,由于飞行阻力大增,那么就很难飞得快,有人说可以用可变机翼,但这样一来就会增大飞机结构重量,还可能破坏隐身性能,同时载弹量也会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兼顾优化一些非主要性能,但不可能全面突出,不仅现在的人类办不到,即便是几百年以后的未来,那时也不会有基于未来作战需求的单一全面机型。

据多方消息研判,H-20会采用飞翼式气动布局、背负式锯齿形大S弯进气道,最大起飞重量介于B-2A与B-21之间,在可变角度全动尾翼/射流飞控、AI智能、数字电传飞控等新技术支持下,传统飞翼式布局飞机的难操控缺点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飞翼式布局有着先天的隐身优势,同类机型大都基于相似或者说隐身能力相当的气动布局,然而外形隐身只是基础,要具备更出色的隐身能力,就需要能力更强的隐身材料飞翼式布局具有很强的中短波段隐身能力,但反米波雷达探测能力有限,这就更需要新材料支撑多波段隐身能力。

YLC-8E高机动反隐身米波雷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YLC-8E高机动反隐身米波雷达

早在J-20项目的研发中我们就率先应用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超材料隐身薄膜,放眼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F-22、F-35、B-2A三款隐身飞机均无应用,尚未首飞的B-21是否应用,有待后续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仅早已实现超材料隐身薄膜的批量化生产,而且应用的装备型号也不再局限于J-20,而是多领域多型号“白菜化式应用”。

超材料隐身薄膜在自然界里是没有的,它是通过人工重塑材料的微结构,这些微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声学、电学、光学、磁学等天然材料所没有的超常物理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大批量应用的条件,超材料隐身薄膜也实现了多轮技术迭代,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产品。

早期J-20应用的超材料隐身薄膜只能在局部重点位置应用,如今第四代超材料隐身薄膜已经实现由传统二维向三维立体设计的重大技术突破,制造工艺也实现了由有限尺寸向近似无限尺寸的突破,可以实现全机身应用,而且材料更轻质,三维蜂窝结构设计,又使其具备更优异的全向吸波能力。

采用第四代超材料隐身薄膜的H-20,隐身性能相较于B2轰炸机可提高10倍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主导研发超材料薄膜产品的负责人披露,第四代超材料隐身薄膜的研发与装备的研发息息相关,超材料与装备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装备对材料的牵引,材料对装备的支撑。

H-20还将是我国第一款具备硬管空中加油功能的主战机型,传统软管加油的加油速率有限,在给大型飞机空中加油时,加油时间过长,容易被敌方袭扰,如果缩短加油时间,加油量就会受限,作战半径的改善也会受限,因此着眼远程打击作战任务的H-20就必须具备硬管空中加油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在YU-20A只具备软管加油功能,但我们实际上早已突破硬管加油技术,成为继美、法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硬管空中加油能力的国家。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图-204货运飞机改装为硬管加油技术试验验证机,通过专项试验,基于硬管加油装置原理样机的试飞验证,已经全面掌握此项技术,为后续YU-20A改装硬管加油功能奠定了基础。

目前之所以不着急改装,主要是暂时没有可服务的对象机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硬管加油版YU-20是为H-20量身定做,当然了,不论是硬管,还是软管,都是可灵活更换的功能组件,并不是说换了硬管的YU-20,就不能软管加油。

基于早期公开的激光增材制造飞机钛合金超大型整体承力框图片可知,H-20可能采用四发配置,这样一来最有可能选用的发动机型号就是基于WS-10B太行发动机设计的适应性改装型号(无加力燃烧室),足以确保高亚音速飞行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空天一体作战需求,随着各类遥感卫星的星上智能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H-20还可实时接收各类天基侦察信息,可在无护航、无其它伴随机型保障的条件下,高效感知战场态势,在AI智能决策系统的帮助下,高效规划作战航路。

在电子战领域,H-20不仅将具备优异的被动抗干扰能力,还将具备更强的主动攻击能力,其电子战效能将不亚于专用电子战机型。

可以预见,在未来战场,H-20凭借其全向多波段高隐身能力,在远域敌空防薄弱阵位瞄准各类战役、战略纵深目标发射各类远程导弹,火力可有效覆盖冲绳、关岛等热点区域,也可触达夏威夷群岛,这些导弹不仅能打击陆地目标,还是海空游猎的高手,平时还可执行战略侦察、战备巡航等任务,不仅具有极强的实战能力,也必将具有强大的威慑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20何时亮相?

不论是H-6K飞行员说的,“我相信这一天,它很快就会到来。”,还是空军发言人预告的J-20式的新惊喜,都在暗示H-20好事将近。可以推测,该项目已经处于原型机制造收尾阶段,不同于B-21高调亮相半年多无法首飞,我们必然是一经亮相就可很快首飞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7年将是我们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届时各类跨代装备将实现全面换装,新质作战能力相较于今时今日会有质的提升,如果H-20于今明两年亮相,那么到2027年也可具备交付入列的技术条件。

如果说,J-20让强敌认识到,在我们家门口打仗,他们占不到任何便宜,那么H-20则有绝对实力让强敌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