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一位博主写的关于英语启蒙的误区,我认为很有道理,摘录供大家参考。文章比较长,分两次发,这是上篇。

1.磨耳朵。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天天给你放西班牙语音频,一天几个小时。你会不会有一天突然学会西班牙语?显然不会嘛。

那么英语启蒙也是一个道理,不管难度如何就天天给孩子放童谣、放英文歌、放朗读音频,有什么用呢?听不懂的内容,和噪音没什么区别,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一听到英文就想睡觉的坏习惯(当年用英语磁带助眠的同志不在少数吧)。

2.认为英语启蒙必须要XX岁开始

关于英语启蒙开始的最佳年龄,可谓众说纷纭。

最激进的是从胎教开始;

然后有从出生开始的、有2岁的、有3岁的、有6岁的。

甚至还有人会危言耸听:过了3岁的黄金启蒙期,就再也不可能学好英语了。

实际上,英语启蒙没必要太早;错过了敏感期也没必要太焦虑。

首先说不用太早: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后中英文启蒙一起上,结果导致孩子迟迟开不了口,等把语言环境净化,加大普通话的输入之后,发现要不了几个月,孩子的说话能力就能追上同龄人了。

有人可能会问了:那如果是父母双方的母语本来就不一致呢?很多混血宝宝不是两种语言都说的很好吗?

那是因为他们在无意间遵循着“one parent one language”的原则,所以孩子并不会混淆。他们一开始就能形成概念:一样东西有两个名称,一个是用来跟爸爸说的,一个是用来跟妈妈说的。

但是大多数家庭中,还是无法实现其中一个家长坚持只说英语的,所以为了避免影响母语的发展,不要在2岁之前开始英语启蒙(这个年龄并不绝对,换一个措辞更准确一些:不要在孩子能大量输出中文句子之前,开始英语启蒙)。

如果错过黄金启蒙期,也不用焦虑,还是按一样的方法进行启蒙,只不过进度更快即可。

年龄大的孩子,自控力越好、注意力集中时间越长、学习规则的能力更强,这都是他们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教英语启蒙环境要纯净,一句中文都不能说

这个说法不知道一开始谁提出来的,现在还挺流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一开始就要给孩子请外教,其实完全是浪费钱)。

事实上,著名的二语习得专家克拉生也做过实验,证明用母语辅助的专题式学习,效果要比纯外语更好。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用外语解释外语,本来就是一项比较难的技能,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哪怕是外教也不一定能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都做不到这一点。硬要坚持纯外语启蒙的结果,就是孩子听的似懂非懂,基础打不牢。

当然,也不用机械地一句英语对应一句中文地读书给孩子听,只要在他们疑惑不解时,用中文辅助解释即可。

4.先让孩子认字母认单词认卡片

其实在启蒙的第一年,完全可以让孩子安安心心地做一个“文盲”。能听懂英语、喜欢听英语、大量听英语,比让他们认单词要有用的多。

关于英语启蒙的科学顺序,一定是“听-说-读-写”,这和成年人先学字母、学单词、学语法是完全不同的。

5.过度依赖单词卡以单词为单位进行教学

我们接下去说,上面的误区好纠正,但是这一条,很多家长哪怕明白道理,到实践中还是容易走形。

因为孩子能说出很多东西的英文名叫什么、能认识很多单词这件事,太好量化、太方便家长进行炫耀了。

有很多孩子在大量的单词卡训练下,确实词汇量不小。可是有什么用呢?他们还是听不懂句子,更不能输出。这样就没办法进行篇章输入,也没办法与人交流。

6.急于让孩子开口

这一点误区的缘由和上一条很像,因为家长自己太需要正向反馈了。

如果孩子不开口(无论是跟读还是对话),他们就无从确定孩子是否“学进去”了。甚至有很多家长才进行了一两个月的英语启蒙,因为孩子不会开口就认定“孩子不是学英语的料”,就放弃了英语启蒙。

我们只要类比一下孩子的母语学习过程,就非常好理解了。在孩子开口说第一个中文单词之前,我们给他们进行了多少输入呀。爸爸妈妈天天对着他们讲话,起码讲了八、九个月吧。那为什么到了外语这里,我们就失去耐心了呢?

(全网同名,楚楷爸说英语启蒙,分享儿童英语启蒙的方案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