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起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台湾的锦江级轻型导弹舰,是台湾海军光华三号武器装备改进计划产物之一,联合造船厂制造,首艘在1994年12月交付使用,后续建造计划交给台湾国际造船公司高雄厂,总共建造12艘,目前主要承担近海巡逻和威慑任务,配备多枚雄风系列反舰导弹,在狭窄的台湾海峡中能够发挥部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12艘导弹艇全部服役位于台湾基隆基地的第131舰队海蛟大队,目前基隆港以东五码头为主,财政部关务署基隆关附近码头为辅,是台湾第二大军用功能港口,集渔、商、工、军为一体的多功能港口,主要作为台海军舰艇常驻港口使用,除了部署锦江级导弹艇,港内常停靠沱江/塔江级轻型护卫舰,光华6号级导弹艇等中小型海军舰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造这型导弹艇的造船厂为台湾国际造船公司,该公司目前主要从事船舶和舰艇建造与维修业务。该公司从事船舶建造业务,提供商船和公务船,也承接政府造船业务。中国台湾海军的“武夷”号、“磐石”号两艘综合补给舰也是来自该造船厂,2022年韩国曾作为顾问同国际造船厂进行潜艇的制造。该造船厂最近的动态就是打造的台海巡署巡逻船千吨级彰化舰才服役一个多月,就被发现主甲板出现约20厘米裂痕。

技术参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江级导弹舰基础参数,舰长61.4米,型宽9.5米,吃水深度2.9米,满载排水量720吨,动力为两台德国生产的MTU 20V 1163 TB93型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20120马力,双轴双桨双舵,续航距离7686公里/20节,最大航速25.1节,舰载电子设备由三具MTU柴油发电机组供电,艇员编制为50人其中军官7人,舰艇设计由防浪线条和减摇鳍,舰体则是采用了常规平甲板布局艇艏线上挑,适合压浪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武器有一门博福斯350型PX40毫米L/70速射舰炮(无火控系统完全靠人工操作瞄准射击),一门MK75型76毫米速射炮,四座雄风一型反舰导弹发射箱,一门T-75S型20毫米高射机炮,两挺T74型机枪,二座Mk6型深水炸弹布放轨,舰艇两侧各设有一个小艇挂架,同时为加强巡防能力还在舰艇甲板上配置了大分贝放音设备和高压水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舰载电子设备为一套HP930 Mod2武进一型作战指挥系统(该武器控制系统为美国研制,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结构舰载武器系统的管理系统),一部CS/UPS-60X平面搜索雷达,一部Decca 251/6型导航雷达,一部AN/SPG-21A型火控雷达,WD-2A电子战支持系统,一套海眼FLIR光电探测系统,一部挪威产SIMRAD SS-247小型中高频搜索声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二号舰的服役时间在首舰服役之后的三年后,舰载的大量武器和电子设备都已经落后于时代,台湾在这期间进行了重新竞标和设计,采用新加坡AOS公司的600XP型/L70速射炮,机枪增加为4挺,去除了高压水枪。电子设备方面搜索雷达换成ScanterLN-66 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光电系统则换成了美国Brsshear公司的LSEOS MK2A型光电火控系,整体更加类似于导弹舰而不是巡逻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新世纪之后因为光华6号导弹艇的设计缺陷无法形成战斗力,台湾海军的目光再次看向了这个体型较大的锦江级导弹舰,这次的改进自主要集中在改进其舰艇的火力上,将原本的雄风一更换为雄风二型反舰导弹,将原本的单管40mm速射炮,换成一座美国仿制版本的奥托76毫米舰炮---MK75/L62型76mm舰炮,火力大为提升。并新增的“大成”数据链系统以及制导雄风二型的W-160型火控雷达,使用了最新型的HP930 Mod10型作战指挥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160型火控雷达改进自台湾空军F-16的APG-66雷达,能够在45千米距离上发现RCS仅一平方米的水上目标,在应对大中型舰艇方面较为出色,不过并不具备对空作战能力。MK-75舰炮原型为意大利OTO Melara 公司生产的76毫米舰炮,1975年9月美国批准引进该型舰炮,,其射程约16公里,射高约11公里,射速每分钟80发。雄风二型反舰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加红外末制导,采用固体火箭加涡轮喷射引擎,最大射程150公里,巡航速度约0.85马赫,最大速度约1马赫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前后锦江级导弹舰最后一次进行了改进,终于换装了台湾认为能够击沉航母的两座最新型的双联装雄风三型反舰导弹发射架,电子设备则是更换为CS/SPG-6N型火控雷达,因为使用了更大体型的发射架,锦江级导弹舰的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710吨,但是台湾又没钱升级动力系统,这就导致以速度取胜快打快撤的锦江级导弹舰的最大航速甚至达不到25节。除了武器和配套雷达,台湾还将最新研制的T-MASS型电子战系统安装给所有锦江级导弹舰,加强其应对反舰导弹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雄风三型反舰导弹,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研制历程约23年,飞行速度2马赫,最大速度2.5马赫,使用惯性制导加主动雷达制导,最大有效射程130千米,被称之为航母杀手,是目前台湾海军最强攻击单位。CS/SPG-6N型火控雷达,源自于台湾中科院之前开发的cs/mpq-561型火控雷达,能够在中远距离上进行电光跟踪和导弹照射。

行为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6年7月1日,台军换装了隐身炮塔的锦江级巡逻舰“金江”号在进行“雄风”三型导弹的测试时,失误射出一枚“雄风”三型导弹。导弹飞行了约40海里后,在澎湖列岛的东南方海域命中高雄籍渔船“翔利昇”号。“翔利昇”号船长当场死亡,三名船员受伤。导弹贯穿船体后继续飞行一段时间,随后坠入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2年台湾地区局势升温开始,台湾海军加强了对附近海域的巡逻侦察力度,台湾海军24小时在台海巡弋的军舰,已由4艘再增加1艘,高达5艘军舰每天固定巡弋台,这其中甚至包括最新也是最强的海康定级护卫舰。目前这批舰艇主要进行护渔作业和检测大陆方面海军动向,并实时汇报给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印太司令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台军锦江级巡逻舰曾江号退役,其舰上的意大利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会更新组件与炮管,然后加装上中科院研发的隐身炮塔后移植到沱江级巡逻舰上使用 ,搭载的雄风系列反舰导弹同样会移植到沱江级巡逻舰上。部分状况较好的锦江级巡逻舰会加装电子作战装备,成为以电子战为主的水面舰艇 ,加强台海军的电子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