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办公桌旁的书柜里摆着成摞的书稿资料,有研究论文、有教学讲义、有项目报告也有荣誉证书,内容大都与环境污染治理相关。他讷于言敏于行,坚信“勤奋铸就精品,务实方能求真”;他谦逊而立伟志,笃信“力量源于责任,精神贵在坚韧”。他是黄山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陈然。

陈然2021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同年10月入职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科研方向主要为基于光催化、电催化、热催化的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以及新兴污染物研究等。

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一投入到科研项目时就容易进入“忘我”状态的陈然,空闲时间被工作占用得寥寥无几。“其中一个是去年刚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针对水体中存在的新污染物,以全氟化合物为例来研究它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后期的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陈然在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大气污染治理,博士研究方向是水污染治理和新能源再生。谈及研究方向,他表示,“硕士和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跨度虽然有点大,但是对于拓宽自己的思维,更全面地认识环境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和消除机理有很大帮助。光催化、电催化、热催化等术语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生产当中。蓝天、碧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价值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所在,对于国家在新污染物治理和实现‘零排放’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陈然一直关注环境治理前沿,并致力于将产学研相结合。黄山市是旅游城市,在认真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绿色发展、挖掘当地的生态价值等方面,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去年,我有幸参与了践行‘两山理论’的新安江项目,调研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希望今后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借助学校平台,为环境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一些专业实践的机会,为黄山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好平凡之路

作为青年教师,陈然已经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十余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十余次,并作邀请报告两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校级人才启动基金一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地方横向等多个项目。

陈然的职业规划很清晰,上本科的时候,就计划今后读硕、读博,走科研道路,中间虽然有些曲曲折折,但是大的目标没有变化,他也一直朝着这方面去努力。“不管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研究,任何科学研究、教学研究都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去完成,科研和学习都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陈然表示,参加学术会议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交流、探讨、积累的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所研究内容的最新进展,开拓研究视野。同时,在交流当中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通过交流和学习,可以收集到跟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从中得到启发和获得灵感。

在2019年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河流全物质通量国际学术研讨会(AMFR 2019)”上,陈然首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邀请报告。作报告之前,他反复跟导师沟通,修改汇报PPT。由于汇报是全英文,他每天都在练习稿子,如何将所汇报的内容表达得更清楚、更详细、更流畅。此外,他还要严格控制汇报时间,把握好每一个时间节点。汇报结束后,专家学者也都提出了他们的疑问,针对提出的问题,他们交流了想法,收获了很多,对自己的研究内容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在陈然看来,目标清晰坚定,才能心无旁骛。他表示,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看到他们的努力付出获得了好的结果会感到欣慰自豪,也希望能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对他们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

新阶段立新规划。在教学上,陈然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科研上,陈然计划在完成当前的科研项目基础上,努力争取下一个研究项目,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成功贵在坚持

“读博期间,导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影响了我”。陈然严谨踏实的科研态度离不开他的博士生导师的鞭策,作为导师的第一个博士生,陈然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导师非常细致的指导,每次在实验上遇到挫折都会给他鼓励和指正。

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对陈然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能够成功战胜困难离不开导师的教诲、家人的理解和朋友的陪伴。入职以后的第一个暑假,陈然天天独自泡在实验室里,天气炎热,为了保证实验准确性的同时避免受到外界影响,他没有开空调和电风扇,纵使汗水布满了他的额头,眼镜也模糊,他依然戴着口罩,穿着实验服坐在仪器面前,不断进行重复性操作,记录着每一组数据。经过连续两个月的不间断重复,终于摸索出一条可靠的实验条件,为后面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做科研很枯燥,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实验周期较长,还要经常面对实验失败,甚至在半年的时间里反复做了几十遍才成功的实验比比皆是。但面对挫折,陈然没有过一次想要放弃的念头。

“做科研实验,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也是一个对实验过程不断校正和完善的过程。看似不起眼的日复一日,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

□本报记者谢婷婷,通讯员徐德平、曹美贤、程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