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功率因数和滞后功率因数是与交流电气系统功率因数相关的两个主要术语。超前功率因数和滞后功率因数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在超前功率因数的情况下,电流超前电压。与滞后功率因数的情况相反,电流滞后于供电电压。导致电流超前或滞后的电路趋势取决于负载条件。

什么是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交流电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本质上是无量纲的。它用于单相和三相交流电路。它是交流系统中真实功率或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率。

在直流电路中,可以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的乘积来评估电路的功率。而在交流电路的情况下,这两者的乘积提供了视在功率,而不是实际功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交流电路中,总供电功率(即视在功率)不仅仅由电路使用。电路实际利用的功率称为真实功率。

更简单地说,功率因数是 V 和 I 之间存在相位差的余弦。

具有线性负载的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介于-1到1之间。通常,认为如果系统表现出接近1的功率因数,则此类系统被认为是稳定的。我们将讨论区分超前功率因数和滞后功率因数的各种因素。

超前功率因数的定义

交流电路中的超前功率因数是通过在电路中使用容性负载来实现的。当存在纯电容负载或电阻电容负载组合时,电流领先于供电电压。这产生了通常所说的本质上领先的功率因数。

众所周知,功率因数是真实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通常,对于正弦波形,功率因数是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的相位角的余弦函数。考虑提供给交流电路的电压和流经纯电容负载的电流的波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电流 I 比电压 V 早某个相位遇到时间轴的 0 交叉点。这称为超前功率因数。下图表示主功率因数三角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滞后功率因数的定义

在交流电路中,当负载本质上是感性时,就会实现滞后功率因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存在纯感性或阻性感性负载时,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其中电流滞后于电压。因此,这种电路的功率因数具有滞后性。

让我们考虑交流电路的供电电压和流经纯电容负载的电流的波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电流在电压之后的某个相位处遇到 0 交叉。从而产生滞后的功率因数。滞后功率因数三角形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前功率因数和滞后功率因数之间的主要区别

  1. 区分超前功率因数和滞后功率因数的关键因素是,当负载电流超前于电源电压时,获得超前功率因数。而滞后功率因数则表明电流滞后于电压一定的相位角。
  2. 当线性电网的负载本质上是电容性时,它会产生超前功率因数。相反,当负载具有感性时,则会导致功率因数滞后。
  3. 在超前功率因数的情况下,电流的相位角相对于电压为正。然而,在功率因数滞后的情况下,电流相位角相对于电压相位角为负。
  4. 由于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的一个关键参数,因此如果功率因数很低,则校正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通过添加感性负载来校正超前功率因数。而滞后功率因数的校正是通过添加容性负载来完成的。
  5. 在容性负载的情况下,负载提供无功功率。因此,当向其提供功率时,无功分量为负。但对于感性负载,负载消耗无功功率,因此无功分量将为正。
  6. 超前功率因数(即容性负载时)的值介于 -1 到 0 之间。而滞后功率因数(即感性负载时)的值介于 0 到 1 之间。

结论

因此,从这个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理想情况下假设电压和电流处于同一相位。从而两者之间的相位角为0°。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相位差,称为电路的功率因数。

本文由IC先生www.mrchip.cn编辑整理发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