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孽啊!

相信不少网友看到本文里那些爆料内容可能都会发出这种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万没想到,相声圈一些沉渣泛起的糟粕陋习居然已经渗透到了中学生那里,什么家谱行规字辈一应俱全,关键是这些十三四岁的初中生不仅模仿,甚至还进一步细化和加强,让同为初中生家长的笔者看了之后感到触目惊心。

网络上有一位叫“竹马课代表”的博主收到了网友爆料,内容是某个主要以初中学生组成的粉丝群聊天记录,其中显示出来的东西确实相当毁三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爆料的内容是粉丝群模仿某相声团体搞的群规,一共六条,其中前两条还比较正常,要求群内成员互相尊重不能骂人切勿内乱。

第三条就开始模仿起某相声团体了:尊师重道,不可欺师犯上。

这个“欺师犯上”如果出现在清末或民国电视剧里估计还不违和,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初中生粉丝群里那可就相当魔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注意,这个“尊师”可不是尊敬学校里的老师,而是尊敬粉丝群里的师父,这个群里的师父又是谁呢?其实还是初中生,他们根据进群时间以及粉丝层级等规矩给群里成员划定了不同的辈分。

也就是说,同样都是初中生,只是因为进群时间长短不同或者成为某些相声流量明星的粉丝级别不同,又或者是为爱豆应援花的钱以及做出的贡献不同,在同一个群里,这些同龄的未成年初中生就形成了不同的尊卑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爆料内容,这些群里居然出现了师爷、师姑、师姐等名称,居然还有师娘!

当家长的都知道,学校现在考试都不排名,就是为了消除学生之间因为学习成绩形成的层级划分。校服要求天天穿,也是为了消除学生之间因为不同价格衣服带来的贫富差距感,尽量做到人人平等。

好家伙,学校辛辛苦苦消除的阶层感,被学生们在饭圈粉丝群里又重新建立了起来,而且更“复古”,连“犯上”这种消失一百多年的词都弄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看第四条,如若退群,必须告知长辈,长辈同意方可退群。

这条规矩是不是很眼熟?一个学生加入了一个粉丝群,居然连退群的自由都没有,还需要所谓的“师祖、师爷、师父”这帮同龄未成年人同意才行。

如果未经他们同意擅自退群的话,是不是也会被扣上“欺天灭祖,悖逆人伦”的大帽子,然后打入“叛徒”行列?

这种用封建糟粕控制人身自由的事情,本来发生在相声圈就已经很离谱了,没想到居然还能发生在相声圈外围的粉丝群,还是个未成年人粉丝群,让人不忍直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条:拜师满一定时间方可收徒,必须告知师父。

好家伙,这条规矩比相声界都狠,相声圈徒弟收自己的徒弟,自己同意就行,根本不需要告知师父,在这个未成年粉丝群里居然连这个都管。

估计,这个粉丝群成员年龄太小,对相声圈常识的了解仅限于他们追捧的相声团体,那个团体里可能徒弟没有自主收徒权,他们有样学样,也给粉丝群弄了这么个奇怪的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条:不可有其他师父,找搭档必须告知师父。

前半句算是学习相声圈的“跳门”,问题是相声圈是允许跳门的,这个粉丝群居然连跳门都不允许,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后半句就更扯淡了,辈分小了连找搭档的自由都没有,估计也是和他们的爱豆团体学的,你想和谁搭档必须是师父师娘指派,自己哪有那个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六条粉丝群的“规矩”看,他们不仅学到了相声圈糟粕的皮毛,甚至还学到了他们爱豆团体的精髓,那就是强化对成员的控制,从思想上到行动上,辈分低的成员被牢牢控制,连退群的自由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无语的是,粉丝群为了强化管理居然也搞起了字辈,八个字辈看起来确实像是00后风格:瑾荀漓兮,筠墨娅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爆料内容看,这个粉丝群领先爱豆团体一步,已经发展到第六科墨字科了,也就是说,这个粉丝群的规模不小,而且据说他们并不是只有一个群,而是拥有多个群,管理所有群的群主就是成员们的“师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种等级划分,粉丝群的上级成员对下级成员展开从精神到行动的统一控制,他们每天需要向所谓的“长辈”问安,而且还要分“早安”和“晚安”,和宫斗剧里的嫔妃有一拼。

说到这里,不得不心疼一下那些“辈分低”的初中生成员,这一天光给师祖、师爷、师父、师娘、师叔他们问安了,学习还学不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要命的是,如果是这些孩子的家长看到心肝宝贝在同龄人面前整天跟孙子一样,不知道家长们又作何感想。

这帮孩子所粉的爱豆团体搞这套封建糟粕好歹背后有经济利益在支持,不然的话,一个快三十岁的成年人整天喊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爷爷”,你自己为了钱不觉得膈应,难道你家长辈也不恶心吗?

那么,问题来了,这帮十三四岁的孩子整天这么搞,会不会影响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影响就怪了,有些孩子整天沉迷在这种封闭的粉丝群里难以自拔,不仅每天早安晚安问一遍,还要经常写感想写汇报,遇到爱豆有商业活动还要应援,快赶上一个自媒体作者了。

自媒体作者写文章做视频可以赚钱吸粉,这帮孩子只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耗费父母的金钱,荒废自己的青春,最后被伤害的是自己的人生,当然还有父母的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在最后,中国曲艺界协会曾经公开发布过一个文件,《关于加强相声界行风建设自觉践行崇德尚艺的倡议书》,在倡议书中有一条专门提到了一件事:坚决抵制封建行帮陋习。

之所以有这一条,主要是因为曲艺界尤其是相声圈某些人又把一些被社会淘汰掉的封建糟粕和陈规陋习弄了回来,不仅把相声圈搞得乌烟瘴气,还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形象,甚至给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协的倡议书得到了很多相声界人士的公开响应,举个例子,德云社班主郭德纲先生就特意转发了曲协的倡议书表示支持。

但是,就在曲协发布倡议书后,网络上有一些不以为然的声音,认为曲协这是没事找事,还有的人认为那些行帮陋习属于传统文化应该弘扬。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某些相声团体重拾糟粕的原因当然不是为了弘扬传统,他们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控制徒弟、打击异己和炒作流量,至于会不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根本没在他们考虑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看来,相声圈存在的行帮陋习和糟粕文化已经开始渗透到校园和中学生,如果继续放任后果也许会不堪设想。

如果这帮初中生的校长、老师和家长看到孩子们模仿的这些糟粕陋习,他们会支持、反对还是坚决反对?

同时也需要提醒有些大搞饭圈经济和饭圈文化的团体和明星,要从正面引导粉丝,给粉丝带去正面影响,不能为了经济利益只顾野蛮发展。

不使人间造孽钱,江山父老才容你。

抵制饭圈文化,抵制沉渣泛起,已经不是需要倡议的问题,而是需要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