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山

2023年7月27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上)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网约车市场规模约为1512亿元,同比增长6.77%。2019-2022上半年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分别为1376亿元(6.66%)、1211亿元(-12%)、1436亿元(18.57%)、1416亿元(-1.4%)。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网约车市场规模数据的变化,反映了2019年底疫情的出现对诸多行业产生影响,网约车行业也不例外。疫情的波动也导致网约车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随着2022年底疫情的解封,人们的出行限制彻底解放,网约车的需求也随着提升。”

2023年上半年,移动出行迎来的新的变化:滴滴出行的恢复上架,以及美团放弃自营转为聚合平台等;网约车的竞争逐渐从垂直化转为纵横之战。值得注意到是,多地网约车发展按下“暂停键”引发广泛关注。今年上半年以来,广东东莞、广东深圳、浙江温州、山东济南、四川遂宁等多地已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提醒当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7月21日,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宣布决定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

针对市场的这种变化,陈礼腾对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说:“网约车市场的饱和可能和环境变化有关。近年来企业裁员优化不断,不少人群面临失业困境,网约车入局门槛低、工作灵活,成为众多人的选择。此外,聚合平台的快速发展,让诸多中小网约车平台有了流量来源。侧面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平台方为获取运力扩招,加速的行业的饱和。”

“网约车运力饱和过剩,不仅影响了司机的收入,同时也会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出行市场的平衡。”陈礼腾认为,“这需要政府加强调控,对于存量运力不合规加速清理,同时让合规运力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