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规划层面拥有9大新城,包括龙袍、桥林、板桥、滨江、禄口、柘塘、龙潭、汤山、淳化。其中桥林是这些新城当中比较受到认可的一座,甚至可以将其称之为新城之王。这是为什么,桥林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一、直连三大市级中心

一、直连三大市级中心

地理条件永远是优劣的首要因素,小到村镇,大到城市,很多特性都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就距离上,桥林明显属于第一梯队,不论是传统新街口,还是后来新晋的市级中心在距离上都不远。而且南京四大市级中心明显更加偏南偏西一些,所以整体而言对于桥林体感距离就更加近了,所以在这个层面桥林的优势非常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空间距离近并不代表实际的距离近,这还得看道路走向尤其是轨道交通的走向是什么样子的。而桥林的地铁走向恰恰有着很厉害的地方,现有的地铁S3号线经过桥林全境,并向东直通河西南部与高铁南站,一条地铁就覆盖了南京的两座市级中心。同时桥林境内还有一条在建的地铁11号线,直达南京规划的江北新主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江核。区区一座远郊新城,居然仅依靠两条地铁就连通了南京的三大市级中心,不可谓不强,这样的先天条件在南京可不多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样的优势势必在未来给予桥林非常多的发展后劲,不管是人才导入、产业招商还是单纯的房地产,都有着很好的前景以及空间。同时其在车行交通系统的构建上也与江北新区保持几乎一致,不仅浦乌路将快速化改造,横江大道快速路也将延伸到桥林,并且路网逻辑上与江核保持一致和一惯性,资源和人口互通保持着极高的水平,这一点很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就是需要留意产城融合的产住比例问题,制造业由于工业4.0的加入,实际上现在需要的工人正越来越少,加之桥林老镇规模较小,人口本来就不多,在这种现实情况下, 如果将新建住宅规模搞得太大,势必造成供需上的严重失衡。

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桥林未来的住宅开发中更多的考虑6层以下的洋房或联排产品,一方面避免供需失衡,另一方面也为主城中的一些富裕家庭提供在本市实现低密度第二居所的条件。换句话说,想要主城富裕家庭前往桥林或同类型远郊新城对当地住宅产品买单,你就得提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产品。

二、高新技术生产基地

二、高新技术生产基地

除了上面说的优势之外,桥林在产业方面也很有前景,其承接了大部分江北新区对于高新科技制造方面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芯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领域,我们熟知的台积电南京厂、依维柯、锦湖轮胎、雨润等知名企业都聚集在这一块,可见桥林被江北乃至南京赋予厚望,并且由于近几年产业的迅速布局,相关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同时其在教育领域也有不错的提升, 其规划的大学城目前的建设进展也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