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律所行业频繁提及一个词——“网推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传统所凭借时代之机,顺利转型成了网推所,迅速出圈,创收翻倍!但也有不少传统所,对网推所了解的“云里雾里”,一直想转型,却迟迟无处下手。

那么,到底什么是“网推所”?

01

到底什么是网推所?

网推所的全称,叫做“网络推广律师事务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律所为了拓展自身业务,获取更多的案源,便开始利用互联网推广的方式来进行获客,这样业务模式的律所,就是我们俗称的“网推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推所一般有这么几个特点:

1、公司化管理。

传统所的律师大多是单打独斗,靠个人资源和人脉来获取案源,不仅要和同行之间彼此提防,还有种靠天吃饭的不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网推所每个部门的人员,职责都比较清晰,分工也明确,能够协作运营,像财务/人事和行政这种支撑型的岗位大多也比较完善:人事选拔人才,行政负责接待客户,财务人员对律所的整体经营、成本进行管控,定期分析律所的财务状况,确保律所整体运营良好,可以说,每个部门的价值都发挥到了最大,都在为整个律所的运营做服务。

2、律所核心是市场运营团队。

传统律所的核心部门一般是业务部门,也就是以律师为主。而网推所的核心部门则是市场运营部门,一般由前端互联网案源获客、中端邀约谈案,后端办案的团队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运营体系,就像一个倒三角,分为三个层级,层层筛选案源资源池,最终将案源池里的潜在客户挖掘并转化。整个运营体系的部门与人员,都有一个统一的目标,那就是创收业绩,各个环节也会拥有单独考核指标,确保目标能够完成。

3、运营引领律所业务。

传统所的律所业务,往往由律所主任/执行主任说了算,自己的人脉多是哪个领域的,律所主打的业务可能也就是哪个领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网推所的业务定位,一般是由运营负责人来引领。这个运营负责人,类似于传统行业的CEO+运营总监,既是整个律所运转体系的搭建者、律所盈利导向的重要决策者,更是将律师业务和运营深度结合绑定的策划者,能够帮助律所形成稳定创收的良性循环。

4、市场化考核制度。

传统的律所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基本是没有考核的,完全是凭自觉的状态,也因此,很多传统律所的员工比较散漫、工作效率也不高。

而网推所,各个部门往往都拥有比较完善的考核机制,人事还会设定科学合理的KPI考核制度,全员都奔着律所的创收目标走,不仅能提升律所的人均产能,律所整体的创收目标也能够按照预期达成。

02

市面上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网推所?

最近几年,靠互联网案源做大做强的律所有很多,不同的律所在互联网渠道上的布局和打法不同,类型也就不同。纵观如今市面上的网推所,我认为有这么几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初级型——盲目尝试系律所

在从传统律所向网推所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律所都手忙脚乱,盲目地跟风尝试。有的律所执行主任对运营不太了解,比如安排了人事专员去管理市场运营,或者盲目跟风去做些当下热门的渠道,最终因为缺乏运营和管理经验,导致出现招不到专业人员、案源质量不够好、全网渠道混乱、团队职权责不清的情况,别说以此来创收了,可能连顺利转型都做不到。

2、中级型——付费精准系律所。

这类型的律所,往往只做互联网付费广告投放,比如百度大搜、百度信息流、头条信息流、360搜索引擎等。付费广告渠道,属于客户有了需求后主动去搜索的,往往意向度、质量度和紧迫度都比较好,再通过邀约快速来所、委托成单的周期比较快。但是,只做付费投放的律所,网络营销布局太过狭窄,无法形成律所品牌,客单价也比较难提升,一旦付费渠道有任何波动,很难形成抵抗。

3、高级型——运营引领系律所。

在2015年左右,行业内涌现出了一批以垂直业务、行业法律服务为定位的律所,他们依靠互联网案源快速崛起。

这部分律所往往有比较完善的律所运营打法,各部门职权责明确,全网案源渠道布局清晰、也建立了部门单独考核和创收总考核的机制。同时,律所还很注重品牌,会持续投入资金进行律所品牌搭建,形成案源与品牌的双重平稳运营,如今在行业内也都有了非常不错的知名度。

03

如何让转型更优雅?

行业越来越卷,案源获取也越来越难,不少律师/律所主任都在考虑转型。可以说,要不要转型网推所,如今已经是不少中小型律所发展中面临的一道重要关口!但是怎么顺利过渡,为自己多铺一条稳定创收的盈利线?转型后又如何保证效果,不白折腾这一遭?是大多数律师更担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只专注律师案源营销的公司,律斗云自创办以来,就坚持一颗初心:让每一位律师实现案源自由。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我们认为,转型网推所确实是律师实现弯道超车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对于规模不那么大、资金流有限、案源开发又比较单一的中小型的律所来说!

我们接触过一些中小型律所的执行主任,发现不少律师还都停留在只知道做百度的思维里。从我们过往的经验来看,其实中小型律所有他们独有的优势,我建议打造律师个人IP,或者律所IP,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也就是律师,作为步入市场的最有利切入口,为自己的核心律师或者律所,进行全网的品牌包装,打通案源与品牌,顺利转型!

比如我们曾经:

为北京某征拆律师打造个人IP,仅20天粉丝便突破10W,月度咨询量达1000+条,成功套电700+条,第一个月就为律所带来大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平台部分私信展示

也曾为安徽某婚姻律师打造个人IP,运营不到一个月,便接连产出爆款视频/内容十几条,让律师在网络端开始有所显露,第二月开始也顺利签下大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律师自身影响力变现

通过孵化律所主任IP/律所合伙人IP/核心律师IP,为律所塑造的“天花板律师”,并据此带来流量。同时利用律师IP拉动律所品牌高度,形成专业品牌背书,再通过不断打造律师的人设、塑造更容易委托律师的场景,将流量转化成案源,利用律师的影响力拉动整个律所转型!事实证明,利用律师影响力变现案源,更容易打造长期稳定的“案源池”!

我们从来不主推付费砸钱做案源,互联网流量很贵,而营销绝不止是广告投放,而是基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效力最大化,不同的律师、不同的律所,都可以以自己更适合的方式来获取源源不断的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