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盐财经(ID:nfc-yancaijing)
作者/ 李含章
编辑/ 江 江
题图/ 视觉中国
叶帆今年32岁,从国内一所985高校博士毕业后,在一家即将上市的化工公司做顾问董事。
遗传与科研压力的双重原因,让他不到30岁时,头发就秃了一半。
思虑再三,叶帆在博士毕业前夕去植了头发。他觉得这一举措非常明智,起码现在老总带他出去见客户时,不会因为发际线而受到调侃。
而且,本因脱发问题很难找到对象的叶帆,在植发后,终于觅得了相爱的伴侣。
不过这一切来之不易。想拥有一头浓密的秀发,花费的金额甚至能买得了一台特斯拉。
几年前叶帆在咨询植发手术时,上海某公立医院的报价就达25万元,且手术排期还需等半年。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这着实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除了遗传等因素外,对于年轻人而言,工作上的高压与熬夜等不良生活因素,也造成了“青年秃头”的现象发生。
中国健康促进协会发布的《中国脱发人群调查》显示,在中国约2.5亿的脱发人群中,20岁到40岁为脱发的主要人群,在30岁左右时脱发的进展最快。“与上一代相比,脱发年龄整整提前了20年。”
可以说,脱发的年轻人或将撑起一个千亿级市场。
而与此同时,相关机构们正盯住了这一市场、瞄准了这一人群,前有涂抹式生发药水,后有精准且昂贵的植发手术,防脱生发行业的春天“秃如其来”。
近日,辉瑞公司 (Pfizer Inc.) 干脆推出了一款胶囊。这是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治疗,适用于 12 岁及以上严重脱发患者,或可实现80%的头发再生。
至于价格方面,患者每年则需要花费约4.9万美元,也就是35万人民币/年。
秃头青年们,你心动了吗?
25岁左右时,叶帆鬓角的头发便已经“消失”。
为了保住前额的头发,叶帆与脱发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斗争。他向记者表示,自己用过何首乌以及米诺地尔,但“都治标不治本”。
植发对他而言,是尝试过各种失败后的终极方案。
博士毕业的他以做科研的态度对待植发,不仅查阅相关文献,还购买了医学书籍以了解植发技术。30岁时,叶帆去植了头发。
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其中男性约1.63亿,女性约0.88亿。其中,斑秃是全球发病率第二高的脱发症状。
▌ 有关斑秃的分享帖 图源:小红书
28岁的李渝鑫在经历一段高压工作后,突然斑秃。“我连头发是什么时候掉的都不知道”,李渝鑫无奈地说。
最先注意到他斑秃的是健身房教练,当时李渝鑫并没意识到,反而去前一天剪发的理发店质问,是不是理发师不小心剃掉一块。
理发店老板有些委屈地表示,他以为李渝鑫知道自己斑秃,没好意思当面询问他。
除了头皮环境,斑秃更多与心情有关。当人处于焦虑或者高压之下,更容易被斑秃找上门来。
巨大的工作压力与工作强度,让“95后”女生黄闫丽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了斑秃。她不后悔自己裸辞,她明白头上从硬币大小扩展到鸡蛋大小的斑秃,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黄闫丽在发现斑秃后及时就医,三个月后治疗已初见成效。她觉得一定要重视身体发出的预警,在治疗的同时生活上也要规律作息和注意饮食。
不少年轻妈妈在生产后也会斑秃或者脱发。
▌ 图源:抖音视频@是安秀啊!
27岁的洪微就是如此,产后她每洗一次头发,发际线就后移一些。“期间崩溃过好多次,觉得自己要秃着度过下半生了。”
脱发人群的外貌焦虑,激发了对植发业与脱发药物的消费需求。
叶帆觉得,如果早两年有治疗脱发的药物出现,也许自己就不用花上万元去植发。
最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了辉瑞的利特昔替尼 (Ritlecitinib) 的上市,该药物可以用于治疗12岁以上的重度斑秃患者。
FDA批准辉瑞利特昔替尼上市,给了斑秃患者们一些希望。社交媒体上已有患者关注到这个药物,并期待能早日在中国上市。
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 (CDE) 官网信息显示,2022年9月10日,CDE受理了利特昔替尼的上市申请。
2022年11月9日,辉瑞的利特昔替尼胶囊新药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图源: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
利特昔替尼可以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斑秃,作为每日给药1次的口服特异性JAK3/TEC抑制剂,与第一代泛JAK抑制剂相比,利特昔替尼在降低毒性方面更有优势。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23%接受50 mg利特昔替尼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后头皮毛发覆盖超过80% (SALT≤20) ,远远高于安慰剂组的1.6%。
▌图源:辉瑞
另据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 (12-17岁) 和成人 (18岁及以上) 使用利特昔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一致。
不过,利特昔替尼的价格并不比植发便宜。
辉瑞公司的发言人表示,患者使用该药物每年的花费约在4.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5万元。
这一价格与此前礼来推出的巴瑞替尼相当。2022年6月,FDA批准口服抗脱发药物——JAK抑制剂巴瑞替尼上市,这也是FDA批准的首个系统性治疗成人重度斑秃的靶向药物。
巴瑞替尼在2023年3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批准。这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用于系统性治疗成人重度斑秃的靶向药物。
除此之外,获得FDA批准的抗脱发药物,还有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非那雄胺为口服药物,可以抑制雄激素对毛囊的影响,从而减缓脱发进程。米诺地尔则为外用药物,刺激毛囊生长从而促进头发生长。
目前,国内针对斑秃治疗的JAK抑制剂研发,已有6款进入临床阶段。其中,恒瑞医药 (600276.SH) 的艾玛西替尼与泽璟制药 (688266.SH) 的盐酸杰克替尼 (片剂) 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对于斑秃患者而言,他们不关心哪家公司能率先推出国内首款针对斑秃的JAK抑制剂,大家更在意的是,国产治疗斑秃的JAK抑制剂,是否能将高昂的价格打下来。
一位重度斑秃的26岁女生原本很期待辉瑞的利特昔替尼上市,但当得知其售价后,她向记者表示:“吃不起,不敢想。”
相较于高昂的靶向治疗药物,植发的价格就“便宜”许多。
种植1000单位的毛囊,价格在8000元到2万元之间不等。根据种植毛囊的数量不同,植发价格也不同。
被誉为“植发第一股”的雍禾医疗 (2279.HK) 财报数据显示,其在2019年至2022年间,植发客单价均超过2.6万元。
两年前叶帆在上海某机构植发时,总计花费约5万元。在他看来,植发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更像是一个体力活,即将后脑勺的毛囊提取后,植入到额头区域。
叶帆记得自己的植发手术,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才结束,“医生提取后脑勺的毛囊后,好几位护士轮流着将提取的毛囊安装到前面。”
植发是一种低频、复购率低的消费行为,尽管植发一次的价格抵得上普通人好几个月的工资。但对于植发机构而言,他们也没赚到多少钱。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雍禾医疗实现全年营收14.13亿元,较2021年21.69亿元的营收,下滑明显。其归母净利润为-8397.60万元,系近五年来首次亏损。
公司表示,亏损原因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到诊量下降近四成;另一方面基于看好市场前景,公司持续扩张,从而产生相关的额外开支。
屋漏偏逢连夜雨,营收下滑的同时,雍禾医疗的毛利率也有所下降。
2022年,雍禾医疗的毛利率为61.8%,同比下滑超10%。公司表示,系疫情导致收入规模下降较大,人工成本和固定成本较高所致。
事实果真如此?
记者关注到,2022年雍禾医疗的营销及营销开支为7.67亿元,占营收比的54.28%。也就是说,一万元的植发费用中,有5428元都花在了广告或者营销活动上。
这在机构的“植发顾问”身上得到证实。
有植发顾问表示,在植发机构里做销售,提成会比其他行业多不少。
头豹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尽管上游医疗器材与医用耗材的成本并不高,但由于品牌宣传等营销费用占比近40%,实际上民营植发机构的净利润并不高。
雍禾医疗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与百度合作展开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推广,亦与微博等大型社交网站及线上社区开展合作。
羊毛出在羊身上,占比极高的营销费用率,终究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雍禾医疗股价 图源:东方财富
随着广告营销撑起的营收泡沫破灭,雍禾医疗的股价也一路下跌。其股价从2023年初的11.94元/股,一路下跌,相较于发行初期的股价,雍禾医疗市值缩水超一半。
“秃头”市场看似火热,但也不是遍地都是金子,潮水退去时,才知谁在裸泳。
作者:李含章
来源: 盐财经(ID:nfc-yancaijing)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