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没有办法决定自己出生在怎样的家庭,但是家长却可以决定能教育出怎样的学生,能力强的老师一个人教四五十的学生,也绰绰有余,没有教育方法的家长,教育一个孩子,还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就有人说:家长教不好怎么还一直生?是一个号练废了,再想重新开个小号?多孩的家庭,教育是一大重点。在一些人的眼中,还是孩子多一些为好,大的带动小的,一个也是看,两个也是带,家长就累一阵,长大了两个孩子有伴,对父母也能多尽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的想法没有办法改变,他们认为的多生,对于90后来说,是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件事,并且对于别人所说的一个孩子老了没有依靠这种话,90后有不同的看法。

“独生子女遗憾论”谁提出来的?90后独生一代证明:才不是孤零零

细数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轨迹,从上幼儿园开始,就逐渐向考大学的目标迈进,应试教育下,能发展的路径不多,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对于一些亲戚来说,这还只是一次小小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得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并且能顺利结婚,儿女双全,才是真正地羡煞旁人。那么重点来了,旁人的眼光如此,家长定然也会如此要求学生,催婚催生,成了大学生毕业后和家长沟通中的主要话题。

好像只有学生有了家有了娃,父母的脸上才能每天才能笑滋滋的。而且家长还不是容易满足的人,能有一个,就能有另一个,生完不久又催,道理摆出来也很清晰:独生子女会有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的这种传统:家里孩子越多越好。人多了热闹,代表家族能兴旺。也许是之前的限制,大家才短暂地接受了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

90后却对家长这种想法有诸多反驳的理由,虽然不知道“独生子女遗憾论”是谁提出来的,但还是90后目标很清晰,并且有自己的独生子女生证明:家里有一个娃很好,才不是孤零零,无依无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90后直言:家里就自己一个孩子,父母是国企工作者,生活富足,并且自己也享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从小到大,父母能给自己的,都是最好的品质,兴趣班上最好的,找老师找最优秀的。

吃穿用度方面更不会拮据,大学毕业后回到了父母身边,工作稳定,他们也有退休的保障,所以并没有什么遗憾,平时还能带他们四处旅行,即使自己有了新家庭,也能和父母好好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老公也是独生子,家里不会因为小姑子、小叔子这些事情,影响婆媳关系,要知道很多家庭都会因为婆婆偏袒其他孩子,而产生婆媳矛盾,这就在根本上解决了。所以,谁能再说独生一代会有遗憾呢?

成长和收获都可独享,独生子女成了家长,会更理解下一代的教育

以前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这样一句话:长兄如父,长姐如母。确实家里边的大孩子,从小就要负责照顾弟弟妹妹,上学时还算轻松,放学后家务活多得干不完,而且家长会认为大的看护小的理所应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是有责任感了,可是肩上的担子重了,没有拥有过幸福的童年,长大了还是要承担扶持弟弟妹妹的重任。所以对于那些独生子女来说,并非只有娇生惯养的坏习惯,因为家长正确的教育,会让学生朝着好方向发展。

自己尝到了成长的甜头,90后的家长就更愿意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况且很多90后,愿意听从父母,选择生一个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很多同学干脆就选择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这样做的原因还是觉得当下教育成本太高了,家长如果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工作还好,如果一方因为生娃失去了本来的工作,那么把重担都压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岂不是会让原本很美好的家庭,变得难以支撑?

学生们基本都没怎么吃过苦,所以能享受当下的时候,就不会选择再来一个人分享劳动的成果,本可以无忧无虑,非要让自己变得捉襟见肘,这不是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寄语:

不仅仅是90后,00也要加入被催生的队伍的,但是情况肯定要比90后更为轻松一些。学生从小到大,接受教育,明晰教育之中的内卷,所以再多人鼓吹“独生遗憾”,强调多孩幸福,年轻人也会不为所动。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