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PMI显示经济供需两端延续企稳回升趋势,但新兴产业和基建景气度下降也反映出经济回升过程中的隐忧。政治局会议之后,预计三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核心在于提振信心。价格企稳回升之下,综合原材料采购与库存指数,有色、医药和化工行业未来补库动能较强。

摘要

(1)需求有所回暖,领先指数上升;

(2)原材料和出厂价格显著回升,原材料价格回升至荣枯线以上;

(3)制造业去库速度放缓,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

(4)进出口均有所回落,内需略好于外需;

(5)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景气度持平,小型企业有所回升。

2、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回落至51.5%,低于季节性:

(1)航空运输和邮政景气度仍高,地产景气度最低,是服务业的主要拖累。

(2)土木工程PMI指征的基建下行,年初以来首次低于季节性平均水平;房屋建筑业景气度继续小幅下降。

3、7月PMI显示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特征:

(1)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的特征。一方面,PPI触底后价格出现环比改善,另一方面,BCI企业招工指数自2月以来的首次好转也表明企业对未来的需求预期略有改善;

(2)但同时一方面EPMI表现不佳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另一方面优质项目储备不足拖累专项债发行节奏,后续需关注基建投资持续性降低的风险。

(3)自政治局会议定调“着力扩大内需”后,各类政策接连出台,预计三季度相关政策举措可能加速落地,核心在于提振信心。

(4)分行业来看,综合PMI采购量和库存指数,医药、有色、化工未来补库动能比较强。

4、风险提示:经济内生动力恢复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1. 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2023年7月制造业PMI较上月继续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至49.3%,延续企稳回升态势,但较季节性仍低1.0个百分点,表明内需恢复动力不强。

(1)需求小幅回暖,领先指数上升。7月PMI生产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50.2%,比季节性低1.7个百分点;新订单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至49.5%,较季节性低1.4个百分点,供需两端较季节性之差均有收敛;新出口订单回落0.1个百分点,较季节性低2.2个点,外需弱于内需的格局延续。以新订单减去产成品库存衡量的PMI领先指数上升0.7个百分点。

(2)原材料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原材料购进价格较上月上升7.4个百分点至52.4%,回到荣枯线以上,仅低于季节性0.8个点;出厂价格指数上升4.7个百分点至48.6%,较季节性低0.2个点。

(3)库存指数小幅回升,制造业去库速度放缓。原材料库存指数48.2%,较上月回升0.8个点,与季节性持平;产成品库存较上月提升0.2个点至46.3%,较季节性低0.9个百分点,库存去化速度放缓;供应商配送时间提升0.1个点至50.5%,较季节性高0.7个百分点。

(4)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景气度基本持平,小型企业有所回升。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0.3%和49.0%,较上月基本持平;小型企业回升1.0个点至47.4%。

2.非制造业景气度回落

7月非制造业景气度回落。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为51.5%,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低于季节性2.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PMI为51.5%,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较季节性低1.4个点;建筑业PMI为51.2%,较上月下降4.5个点,较季节性低8.2个点。

(1)航空运输景气度较高,地产仍是拖累。从行业来看,航空运输及邮政维持较高景气,环保行业环比大幅上升,房地产业景气度最低,仍是当前核心拖累。

(2)基建回落,房建小幅下滑。土木工程建筑业环比回落10.3个百分点,较季节性低1.9个百分点,2月以来首次低于季节性平均水平;房屋建筑业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较季节性低10.4个百分点。

3.经济回升尚不稳固,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7月PMI显示经济延续企稳回升的特征。一方面,PPI触底后价格出现环比改善;另一方面,BCI企业招工指数也自2月以来首次出现好转,表明企业对未来的需求预期略有改善。

但7月数据也反映出两点隐忧:一是新兴产业表现不佳,EPMI指数下降3个百分点至47.7%,开年来首次落入荣枯线以下,也首次低于制造业整体PMI,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复苏的引领作用有所减弱;二是土木工程PMI首次低于季节性水平,与同期专项债发行量较少相对应,5月以来我们一直提示优质项目储备不足可能是专项债发行节奏变慢的原因之一,后续需关注基建投资持续性降低的风险。

政治局会议定调后,三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政治局会议定调“着力扩大内需”后,各类政策接连出台:7月27日住建部发声要求落实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措施;7月31日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20条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预计三季度相关政策举措可能加速落地,核心在于提振信心。

分行业来看,综合PMI采购量和库存指数,医药、有色、化工未来补库动能比较强。

4. 风险提示

经济内生动力恢复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