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珠澳大桥马拉松终于落地,真是不易。
7月26日,中国香港田径总会宣布将于11月19日举办首届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半马拉松,这将是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的首个半马赛事。
作为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2009年底开工,2018年2月6日完成工程验收。这时,大桥尚未正式开通运营,港珠澳大桥马拉松便已被提上日程。
按照那时的计划,首届港珠澳大桥马拉松于2018年3月18日起跑, 赛事规模为10000人,设全马和迷你(5K)两个项目,其中,全马报名费300元,迷你200元。
这个赛事计划,是珠海方面提出的。赛事主办方是中国田协和珠海市政府,运营商是华发体育,现在的横琴马正是其旗下赛事。
也就是说,这个港珠澳大桥马拉松,是个国内赛事,当时的报名费就是放在眼下,也算比较高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个赛事一直处于“论证中”,根本没有落地。是有些“热心”的自媒体,提前披露了赛事相关信息,最终,不了了之。
港珠澳大桥全长55K,距离上倒是挺适合办场马拉松的,只是涉及到香港、澳门,办场马拉松,需要协调的环节太多,而且有些不是你想怎么就能怎么着的。其实,由珠海提出的港珠澳大桥马拉松,跑的路线就只是珠海段,不涉及港澳的。
此后几年,也不时有办港珠澳大桥马拉松的“呼声”,都未能进一步。
2022年中,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协会宣布,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计划于2022年12月在港珠澳大桥举办马拉松赛。这次的路线以香港段为基础,不涉及到珠海段,不受通关政策的影响。
去年底的大环境,这个比赛也搁浅了。
时至今日,五年过去了,港珠澳大桥才终于要有一场马拉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名费高么
想想在跨海大桥上跑马,应当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我们日常跑马,有时也会在桥上跑。港马赛道就有“三桥三隧”,国内很多赛事,也都有桥上赛道。不过像港珠澳大桥马这种全在桥上跑的,则还没有过。
景色应当是优美的,放眼望去,近处的海水、浪花、船,远处的海天一色,人在桥上肆意奔跑,融入大自然中……
这样的赛道,也就马拉松时你才有机会跑一下,平时是根本不可能的。
唯一担心的是比赛日太阳当空照,桥上可是没有一点点阴凉处。或者风大的话,体验感就会大受影响的。
国内跑者在关注这场港珠澳大桥半马的时候,很多人都聚焦在报名费上。本地参加者,也就是香港身份证持有人,报名费是550港币,非本地参赛者,报名费是85美元,人民币为61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半马,报名费达到610元,在国内,这是不敢想象的,也没有赛事敢这么做。而在香港,这就是行情。
以港马报名费来看,我2018年首次参加时,本地参赛者为350港币,海外参赛者60美元;2019年时就涨了,本地为450港币,海外为70美元。
今年2月12日的2023港马,本地600港币,海外90美元。具体到半马上,本地520港币,海外85美元。
了解到这样的背景,你就明白,港珠澳大桥半马的报名费在香港的赛事体系中,是正常的。当然不能拿来跟内地比,本身办赛的理念以及方式大为不同。
并不是天下所有马拉松都叫上马,最高等级的白金标,才收取100元报名费。这不是行业标杆,只是上马的选择。
不信你看,作为上马系列赛的上半马,报名费就不是上马的一半50元,而是高于上马的160元。上海10K精英赛,报名费也不是上马的四分之一25元,而是跟上马持平的100元。有地方“讲道理”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与境外
长期以来,港马报名都要分本地参赛者和海外参赛者。
如何定义呢?本地参赛者是指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及使用该身份证登记之人士;海外参赛者是指所有不符合本地参赛者资格之人士。像国内的跑者去香港参赛,都属于“海外参赛者”。
这种“照顾“”本地跑者的做法,港马也不是独创,很多马都是如此。
我们的国内马,外籍选手报名时,也是高于本国跑者的报名费。上马的100元则还包括了港澳台,外国籍的是300元。厦马中国籍选手报名费200元,外籍选手50美元。
不同的是,我们是以国籍来划分,香港赛事则是以本地和海外来区别。
以港珠澳大桥半马的报名费来看,本地与海外两者之间差了100元左右。有些跑者,一方面是觉得报名费本来就贵,另一方面还觉得不公平,于是对港珠澳大桥半马颇多“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很大,马拉松很多,我们每个人能跑的非常非常有限,也不是每场马拉松都“适合”自己,觉得自己接受不了的,过就是了。
委实没必要上纲上线、义正言辞地“批驳”一番,觉得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外人看来,跟个“小丑”有什么区别?
你莫以为港珠澳大桥半马收了这么高的报名费,服务就当如何如何。以我对香港赛事的认知,可以负责地告诉你,别想太多了,就是些基本、常规的服务,没有什么羊毛可以让你薅的,也远远没有内地赛事中一系列贴心服务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过往文章中我常常提及,在国内作为跑者是十分幸福的,参加马拉松报名费那么低,不是说就该那么低,而是有人在为你的“福利”负重而行。
马拉松的活力在其产业化、市场化,对比境外、国外的马拉松,我们的马拉松运营模式上还比较单一,马拉松行业的大发展,离不开众多跑者在行动上的支持、认知上的提升。
赛事有自己收取所谓高报名费的自由,我们能够接受就去参与,无法接受就不报名。相信你总能找到适合你自己的那些赛事,而不是对那些在报名费以及其他方面不符合自己预期的赛事意难平,那样,受“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