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感到绝望吗?” 2008年汶川地震后,央视主持人董倩采访一个小男孩时,问出了这句引发争议的问题。

这句话让董倩遭遇集体网暴,被要求“滚出央视”。

直率犀利是董倩的特色采访风格,但也让她再次卷入舆论漩涡难以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倩的自问自答透露出内心的委屈:“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01

2008年汶川地震,央视派出董倩进行第一线采访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一片废墟,她内心也充满悲伤,但采访一个刚获救的小男孩时,她问出了“你刚才感到绝望吗?”这句话,让小男孩泪流满面。

这番直击内心的提问招来一片责难,但董倩似乎并不在意,她的采访风格没有改变。

2015年天津爆炸后,她采访一名消防员时问道:“如果你这唯一的儿子意外去世,你父母该怎么办?”这句犀利发问再次引发强烈争议,该消防员当场落泪,不知如何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舆论再次爆炸,纷纷质疑董倩是否适合担任央视主持人

然而此次事了却不耽误董倩的我行我素。

2019年四川凉山特大火灾,689名消防员参与灭火,仅662人生还。27名消防员与4名指挥牺牲,震惊全国。

四川将4月4日定为默哀日。

央视派出董倩进行一线采访报道。但她采访幸存者时再次采用了冷血提问:“你有没有想过救战友?”“你自责过吗?”等问题,仿佛撕开受难者心头伤口,引发强烈谴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舆论一边倒批评董倩,质疑她是“冷血动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董倩也开始自我怀疑,她的采访方式是不是只给他人带来痛苦。

然而疫情暴发之际,董倩再次毅然决然站出来,奔赴武汉一线采访报道,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武汉真实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舍生忘死的精神让所有人为之动容。她要将第一线工作者的心声传达出来,也想让人们知道自己并非冷血,而是为了使命而战斗。

疫情结束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董倩,了解这位主持人背后的辛酸和不易。

02

董倩进入央视后,直接主持了火热的《焦点访谈》节目,尽管她刚毕业,从未学过主持,但上岗后很快上手。这在央视历史上比较罕见。

董倩小学时十分调皮,不学无术,也不听父母劝导。直到5年级,一次期中考后她再去闹同学,被对方愤怒斥责“你长大了肯定没用”。

这句话直击她内心,让她反思自己一直在浪费时间,没有做过有用的事。顿时醒悟过来,自顾自坐下来学习了。同学以为她开窍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真正原因。

从此,董倩转性开始学习认真,不再调皮捣蛋,让所有人以为她得病了。

虽然变化太突然,但大家都很高兴。董倩发现自己的变化可以让周围人开心,于是更加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后她顺利进入北大历史系。大学里,董倩意识到自己并不聪明,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时间才能跟上进度。

但这阻止不了她前进的脚步。既然不够聪明,那就通过勤奋来弥补。大学期间,她疯狂学习吸收知识,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课堂、宿舍和图书馆。

三年苦读后,董倩顺利毕业,但觉得从事本专业会逼疯自己。

就在毕业前夕,央视来校招人,可以直接进入央视工作,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许多同学积极申请。

不同专业的董倩也想碰碰运气,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面试时她态度轻松,自信从容,让在场导师眼前一亮,最终全票通过。

得知入选,董倩欣喜异常。但就在进入央视后,她很快受到了冷水淋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是权威平台,所有人都很忙碌,董倩刚进来不知所措,只能坐在工位上看大家工作。见同事们忙得团团转,她有些不好意思。

但董倩没有气馁。她主动请教同事,提供帮助,只要别人肯教,她什么都愿意学。但上岗后仍频频出错,引起同事不满。

带她入职的导师说:“我以前似乎看走了眼,希望你不是第一个。”这话让董倩明白,自己做的还不够。

既然从零开始,她就加班加点工作,也更多请教前辈。大家看在眼里,对她提出的问题也尽心解答,不再像开始时冷淡。

可以说,从那时起,董倩才正式入职央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董倩进入了快速成长的轨道。她先后担任《焦点访谈》编辑,然后逐步转为主持。

1999年,她参与澳门回归节目直播,两年后因在央视的优秀表现获得“金话筒奖”。

此后,她主持了多档知名节目,如《非常1+1》《东方时空》《新闻会客厅》等,知名度逐渐提升。

2008年,她从王志手中接棒主持《面对面》,也因其直截了当的采访风格获得“冷血主持”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熟知董倩的人都明白,她直白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使采访更生动,更能融入当时氛围。在疫情中,她带给公众的不再是冷漠,而是温暖和关怀。

在全国新冠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董倩受邀参加了演讲。

在报告会上,董倩分享了自己最难的一次采访经历。

那是采访武汉人民医院院长刘志明的遗孀。疫情中,刘志明不因为身份繁重而远离一线,每天亲自查看病人,但还是感染新冠,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他妻子是监护室护士长,想照顾丈夫但又要顾及病人。刘志明让她尽力照护病人,自己可以撑过去。然终因病情恶化不治身亡。

董倩本想对遗孀进行采访,但来到家门前忽然觉于心不忍——这个刚失去丈夫、为疫情牺牲的医护人员,自己怎能再在她伤口上撒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董倩询问对方,如果愿意诉说她可以倾听,不愿意也可以立刻离开。对方闻言无声地低下头,再抬起已满含泪光。董倩的询问变得温和,静静地听她倾诉。

董倩的成长历程令人动容。始终不忘初心,用温暖采访感染受访者,这才是知心主持人应有的姿态。

对董倩来说,尖锐的提问是她的特色,也是身为主持人的职责,她一直在努力呈现最真实的故事。

面对责难,她没有退缩,而是依然我行我素,用自己的方式为采访方式辩护,用事实说明自己并非“冷血”,只是想为观众呈现更真实的世界。

相信未来的董倩会变得更好,她的风格也会得到更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