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多样,田块小而零散,土地资源弥足珍贵。在因煤而兴的同时,也因多年采矿造成了土地大面积塌陷变形、河道淤积,积水成涝,耕地减少等问题。同时,有些山体因水土流失形成了一块块“光石梁子”,加上开山采石造成的山体破坏,犹如一块块疤痕,留在山体上。“田瘠、山碎、水减、林退”成为生态治理的“大包袱”。

近年来,肥城市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综合措施,昔日“大包袱”蝶变为生态“新绿洲”,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

土地整治+塌陷地治理”,盘活采煤塌陷地废弃资源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满池的荷花竞相绽放,散发着清香的气息;地笼里,鲜活的小龙虾舞动着硕大的虾钳,虾农们正忙着捕捞装筐。夏日炎炎,走进肥城市湖屯镇北张庄村藕虾混养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尽收眼底。

难以想象,曾经的这里,长久以来都是一片杂草丛生、臭水满坑的采煤塌陷地池塘。采煤塌陷导致这里的土地高低不平,道路和居住环境很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当地村民生活的常态。

“由于早期煤炭开采,村子里形成了沉陷深度约1.5米左右的采煤塌陷地池塘,一片荒废,村民都没办法耕种。”北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段荣信说,“后来通过科学实施塌陷地治理项目,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进行农业种植养殖,不仅村集体收入提高了,村民也得到了很多实惠。”

据介绍,北张庄村塌陷地治理项目完成后,采取“支部+合作社”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藕虾混养”生态立体种养特色产业。如今,藕虾综合种养面积达200亩,每亩荷塘可收获小龙虾400余斤、莲藕4000余斤,每亩利润达6000元,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同时带动10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坚持生态优先,全力修复“生态伤痕”。肥城市大力实施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采取“先输水、再造田、强基建”等方式,对不同塌陷区开展分类治理。对于积水较多的采煤塌陷地,通过河道清淤、联通水面、开湖造景,畅活水系,打造出绿化面积约24公顷,以环湖路为串联,集游玩、观光、户外拓展于一体的大型邱明湖湿地公园;对于变形地、无积水或积水较少的采煤塌陷地,通过削高垫低、土地平整、栽植防护林网等措施,完成对湖屯镇、石横镇等镇街塌陷地治理 5.72 万亩。同时,加大交通、水利、林业设施兴建和修筑力度,构建起“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渠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土地整治+矿山生态修复”,再现废弃矿山生态新颜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由于不规范开山采石活动,致使部分山体遭受破坏,黄河战略实施以来,肥城市深入践行生态保护发展理念,综合施策修复受损山体,打造生态矿山。

“道路通达、树木环绕、荒山变绿、“杏”富村民”,王瓜店办事处冉庄村的村民这样描述村庄南废弃矿山的变化。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冉庄村,位于王瓜店街道南部山区,由于以往采石场多年的露天开采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废弃采坑、陡崖及渣石堆,具有安全隐患;水土流失严重,存在严重的视觉污染。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理念,解决当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0年以来对该区域进行综合治理,通过采取削坡整形、渣石回填、土地整平等工程措施;在坡度较大地块,种植了爬山虎、白皮松、侧柏等绿植,在低缓地块种植了杏树、桃树、山楂、石榴等经济林。综合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10亩。

“每年3-5月份,山上杏花、桃花、石榴花相继开花,风景宜人,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果树成熟季节,相继开展采摘活动,带动了村庄经济的发展,今年只杏树采摘这一项就增收4万余元。”冉庄村党支部书记冉令生告诉我们。

在实施危岩体卸载、废弃渣石堆削高填低、垒砌挡渣墙、栽植林网等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肥城市积极探索山体生态修复新模式。对符合耕地后备资源条件的破损山体,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周边土地贫瘠、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一并纳入项目综合治理范围,采取续坡重建、客土回填、栽植绿化苗木、播撒草种恢复植被等多种工程措施综合治理,确保废弃矿山整治到位,截至目前,全市“三区两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已全部按照要求完成整治,为 33 座废弃矿山披上绿衣,复绿山体 6091.35 亩。

“土地整治+N”,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

延伸土地整治工作链条,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探索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新路径。

肥城市探索实施整治规模 3.3 万亩,预算投资 2.7 亿元的孙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确定将刘庄村、岈山村、五埠村三个古村打造成为生态美丽宜居的旅游胜地。紧紧围绕乡村旅游这一主线,以红色康养为主题,在保护原有古村落的同时,打造“红色文化+农业+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良性发展。通过近2年的实施,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盛夏时节,走进孙伯镇五埠村,村内古树、古碑、古井等历史文化遗存众多,许多老人在广场老槐树下乘凉,游客青睐于这里的民宿,有的已经住了半个月。这里是著名的陆房战役115师后方医院所在地,至今还保留着战地医院、藏兵洞、主席台等众多红色遗址。而最鲜明的特色,无疑是随处可见的石头大门、石头房子、石头胡同,任凭风吹日晒顽强伫立几百年,让人惊叹于老一辈工匠的好手艺。

据五埠村党支部书记赵同军介绍,为更好地推动村级发展发展,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投入1.2亿元,在前期村集体初步建设基础上,对五埠村进行保护性修复,重新铺设村内石板路,修复书画院、一路分两州、后方医院、藏兵洞、古寨门、主席台、古井等,整修传统民居271间,建筑面积3252平方米。目前,五埠村年均接待海内外游客50万余人次,全村旅游年收入达96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200余人就业创业。近年来,五埠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伙大门’文化旅游品牌享誉省内外,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实施以来,肥城市采煤塌陷地、废弃矿山、古村落保护、山地水土流失等昔日荒乱地华丽变身为肥沃的农用地、葱绿的山体,一副丹青画卷在肥城大地上徐徐展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添一道亮丽风景线。(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赵澈 张忠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