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2023年“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关爱、科技支农、乡村振兴、文化服务、成才见习、民族团结、环境保护等主题,成立了15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后历时两个月,引导学院青年大学生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体验伟大变革,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党委宣传部“山•海”实践小分队

在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感受乡村振兴为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漫步风景宜人的四礵列岛,体会渔旅融合创新带来的巨大成就……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2023年7月9日-13日,学院党委宣传部在宣传部邹小燕,陈蕾羽、陈施媛等老师的带领下,成立“山•海”宁德实践小分队,实地走访宁德市霞浦县,在乡村与海岛之间学习感悟宁德经验,深入了解“四下基层”工作制度30多年来的传承发展,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深厚为民情怀,体会霞浦县乡村振兴之路和渔旅产业创新融合带来的巨大成就,结合专业所学知识,建言闽北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站:带着感情下基层,实打实地问民情

“四下基层”发源地引感悟

福建宁德是 “四下基层”工作法创造和实践的发源地,“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干部精神,已成为当地贯彻群众路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7月10号上午,小分队成员们前往四下基层展览馆深入领悟“四下基层”工作法。“福建宁德作为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时,深入基层调研后,他把贫困地区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归纳为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他指出,各级干部要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基本功。”参观宁德霞浦四下基层展览馆的过程中,实践小分队的带队老师邹小燕老师为小分队的成员们娓娓道来“四下基层”工作法发源的历史。“四下基层”工作法不仅在宁德形成风气,而且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创新载体,并在此后的26年里,不断深化、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四下基层的展览馆里听着老师们的讲解,我学到了许多。从前只听得别人口中的‘走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却不知道如何落实到实处;在今天有了确切的例子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让我们从中领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所在,让我们真正地学懂四下基层里‘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办’的工作方法。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会始终铭记四下基层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并坚持不懈地为人民服务。”艺术传媒系的学子李宇阳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站:走特色之路,立优势产业

走访三沙镇东山村的乡村振兴实例

7月11日,小分队来到三沙镇东山村,实地走访乡村振兴的实例“东山村”。曾经的东山村生存环境恶劣,村民们住在深山中茅草房里,过着“没水没电不通路”的生活。1997年,省委领导深入东山村调研“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提出要“集中力量解决茅草房改造问题”。东山村的干部们扎实推进茅草房改造搬迁工作,形成现在的东山中心村,并加以发展产业实现乡村振兴。这几年来,东山村干部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形成了以紫菜养殖加工、近海捕捞、农业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东山村的脱贫致富,使东山村人民告别了曾经的穷苦日子,过上了充实而富裕的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访东山村保留下来的茅草屋,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不禁感慨:昔日远近闻名的“茅草房贫困村”变身“小康中心村”,如今的东山村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看现在的东山村,平坦宽阔的村道干净整洁,畲乡风情的墙画别具一格,装修一新的楼房整齐划一,与二十年前的穷破小村庄有着天差地别。东山村的发展让我看到这些年来党的默默付出,为民着想!我相信,坚信党的领导,坚持跟党走,我们能勾勒出更美更好的新时代画卷!”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邵晔感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站:渔旅融合促产业,四礵列岛引人游

霞浦海岛的振兴之路

7月12日,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来到霞浦县海岛乡四礵列岛之东礵岛,实地感受霞浦县乡村振兴之路和渔旅产业创新融合带来的巨大成就,并运用专业所学知识,深入霞浦县群众生活,为闽北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建议。霞浦县海岛是位于闽、浙海上交通要道,近年来,海岛乡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特色海岛文化,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改善岛上交通、民宿等基础设施,奋力开创“渔旅融合美丽新海岛”建设篇章,不断促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霞浦海岛渔旅融合创造出的巨大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在感慨的同时也让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到“实地创新,产业融合”的优势所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张家荣同学和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的罗芳同学更是发挥专业知识,从宁德霞浦的地理优势和当今物联网消费热点入手,分析霞浦海岛振兴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上霞浦的四礵列岛,感受纯天然的原始海岛。在领略大自然无限魅力的同时,也见证了霞浦海岛依靠渔旅产业融合,带动海岛振兴因地制宜的‘秘密武器’。这一趟霞浦之旅绝对不虚此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谢德斌同学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魂牵梦绕,山海交响

感受“闽东之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德之美,在于四下基层工作作风深入群众的朴实之美,在于三沙镇东山村因地制宜的奋起之美,在于四礵列岛上无限风光的自然之美。这里有淳朴的人民干部,事事为人民;这里有新科技的产业融合,物物新发展;这里有长达1046公里的海岸线,处处皆美景。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经说过:“什么是闽东之光呢?我想,闽东的锦绣山河就是一种光彩。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的霞浦之旅,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在邹小燕、陈蕾羽、陈施媛老师的带领下实际走访了四下基层的发源地,深刻体会优秀共产党人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深入三沙镇东山村,感受东山村二十年来的巨变,感悟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振兴的巨大发展;登上纯天然的原始海岛,领略大自然的魅力,见证霞浦海岛渔旅产业融合带来的巨大成就。

“山•海”实践小分队的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的罗芳同学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张家荣同学实际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霞浦产业成功的原因;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邵晔、谢德斌,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李宇阳同学,通过镜头记录下东山村的新变化和美不胜收的四礵列岛;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吴雅静,利用专业特长,以文字记录下在宁德霞浦的所见所闻与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短暂而充实,小分队的成员们在实践中体验伟大变革,探究宁德的发展成果,将其转化为实际经验,融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为闽北发展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奉献青春与热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