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也能做对联??

在镇江焦山夕阳楼,有这样一副对联

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众所周知,上联是李商隐的诗句,下联是苏轼的词句,很应景。

一直以来,对联中嵌入诗词的,俗称“集句联”。

诗词君整理了有才有趣的20集句联,诗词也能作对联,太有才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鸥盟。

清代端方题黄鹤楼联。

这是四句诗,依次出自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崔颢的《黄鹤楼》,谢眺的《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黄庭坚的《登快阁》。

端方登黄鹤楼,写旧人诗,看长江,抒今人情,很是恰当。

2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杭州西湖之滨楼外楼酒家的一副对联。

上句出自姜夔的《翠楼吟》,下联出自柳永的《望海潮》,它将西湖的绚丽风景融入联中,令人神往。

3

唯楚有材,大厦于今要梁栋;

因树为屋,故乡无此好湖山。

湖南木商会馆联,上联用乡贤典故,下联写会馆风光,对仗亦工整。

“故乡无此好湖山“是苏轼的诗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宛在水中央,垂柳当门花四壁;

坐看云起时,好山远郭佛千尊。

大明湖薛荔馆联。

“宛在水中央”出自《诗经·蒹葭》,“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

5

桃花流水杳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苏小小墓联。

上联出自李白的《山中问答》,下联出自晏殊的《寓意》。

6

欲把西湖比西子;

更邀明月说明年。

西湖对联。

前一句诗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后一句出自苏轼的《孔周翰尝令仙源中秋以事留东武时陈君荣右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人言为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南京莫愁湖联。

“吹皱一池春水”是五代词人冯延巳的名句。“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则是苏轼《观棋》中的句子。

联中还化用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很有沧桑感。

8

火烧赤壁兵难进;

雪拥蓝关马不前。

清代神童王锡龄七岁对总教习王尔圻。

下联出自韩愈的诗作《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9

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某酒楼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

太极两仪成万象;

春宵一刻值千金。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幼年对友人。“春宵一刻值千金”出自苏轼诗《春宵》。

11

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

“应笑我早生华发”是苏轼的名句,“语已多,情未了”出自朱希济的《生查子》。

12

黄鹤楼中吹玉笛;

白狼山上响金钟。

清代乾隆皇帝出下句,无人敢对。权臣和珅巧借诗仙李白诗句对之。和珅才智可见一斑。

“黄鹤楼中吹玉笛”出自李白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

曲岸持觞,记当时送君南浦;

朱门映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曲岸持觞”句出自辛弃疾的《念奴娇》,“朱门映柳”句出自秦少游的《满庭芳》,这两首词同样有名。

14

身健在,且加餐,把酒再三祝;

人已老,欢犹昨,为寿百千春。

这是一副集句联,是张大千自拟的寿联。

“身在健,且加餐”出自黄庭坚词《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人已老,欢犹昨”出自辛弃疾词《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15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赏心乐事,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江山船联。

上联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下联则是集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句子,对仗工丽。上联写景物之美,下联写人物(船娘)之美,亦切江山船“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

曾经沧海难为水;

愿作鸳鸯不羡仙。

有一妓女名“水仙”,有好事者赠嵌字联。

17

水如碧玉山如黛;

露似真珠月似弓。

赠妓玉珠联。“露似真珠月似弓”句出自白居易《暮江吟》。

18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武则天庙联。

上句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下句出自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武则天是女皇帝,她一出来,确实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来朝,向她拜贺,很是贴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

蝴蝶儿,晚春时,又是一般闲暇;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梁启超赠胡适联。

“蝴蝶儿,晚春时”出自张泌的《蝴蝶儿》,“又是一般闲暇”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梧桐树,三更雨”出自温庭筠的《更漏子》,“不知多少秋声”出自张炎的《清平乐》。

20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扬州平山堂联,平山堂是欧阳修修筑的。

“衔远山,吞长江”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送夕阳,迎素月”出自王禹偁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出自苏轼的《放鹤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