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收到一条来自班级群老师发的收费通知,作为家长的你是选择立即转账,还是问询清楚后再转?又到高一新生开学季,日前,新疆阿勒泰地区某中学高一某班学生家长李女士在新建的班级群里收到了一条来自老师的收费通知。

李女士告诉记者,其孩子是高一新生,到校报到后她便加入了班级家长群。8月2日,群中发布了一条通知消息:为了预订实际用书本数、作业本数,需要预交本学期资料费198.5元,并备注“前二十名交费者,孩子可得一张品德卡”。同时,要求家长以微信红包的方式在群里交费。由于工作较忙,李女士没有第一时间看到群通知,直到一名家长发微信询问她为何自己交费后被移出家长群,她才点击群聊天记录了解情况。

“我进入家长群后发现,不少家长已经在群里发了交费红包。此时,班主任也发现了这一情况,一边通知家长不要继续发交费红包,一边设置了邀请进群方式。”李女士说,“听说其他班的家长群里也有人以老师的名义发通知收书本费、作业本费,不少家长在群里交费后,就被自称班主任或者家委会成员的人移出群聊,费用也不知被谁收取了。”

记者在李女士提供的几张截图上看到,一个署名为“卞某泽”的人领取了一位家长198.5元的红包,但李女士表示,班级群里并没有见过此人。李女士介绍说,班主任在发现有人冒充班主任收取费用后,及时在群里发送辟谣通知,并表示班主任不会要求家长在群里以红包或转账的形式收取费用,并要求家长们将群昵称改为学生父母的姓名和电话。此事发生后,有家长在群里发出提示:开学季,骗子不仅冒充老师,还冒充家长“带头”交费,请增强安全意识。

对此,阿勒泰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反诈中队民警杨锦涛表示,目前,中队尚未接到家长报警。被“套路”的家长要保留好转账凭证、群内聊天截图等,抓紧时间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骗子们伪装成老师、家长、学生混进班级群实施诈骗,手段繁多。他们会通过网络搜索添加无须验证或群管理不到位的班级群,或者盗用学生、家长和老师的QQ、微信等社交账号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后进行伪装,实施诈骗。进群后,骗子会将头像和昵称更换成在校老师加入家长群,仿冒老师发布收取学费、班费、教材费等费用的通知,诱使家长扫码付款或向指定账户转账。”杨锦涛说。

杨锦涛提示,为防范骗子进入班级群,班主任要设置进群方式及进群验证功能,开启并实行实名制,对群成员身份进行再次核查,将身份可疑的人员尽快清除出群,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成员要谨慎发言,不随意发布、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作为家长,如遇班主任在群内发布收费信息,首先要核查发布者的真实身份。家长也可以向学校或班主任询问,或等孩子放学回家确认缴费事宜,不要急于转账、汇款,避免被骗。如发现可疑情况,一定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杨锦涛说。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吕文婷 通讯员 韩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