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央行和外管局时隔9个月再次上调外债额度

2023年7月20日,央行和国家外管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上调至1.5,这是自2022年10月时隔9个月之后再次上调。

(一)释放稳信号: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被视为稳外汇的重要工具

某种程度上来说,该举措亦可被视为稳汇率的工具之一,与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用意是一致的,均是在形成单边升贬值之际出手干预的重要手段。这主要是因为,类似工具的推出意味着央行已经开始真正出手稳预期了。

历史上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分别在2020年3月(企业)、2020年12月(金融机构)、2021年1月(企业)、2022年10月以及2023年7月分别进行过上调,且最近的两次上调均为同步(先前金融机构与企业基本是分开调整),表明引导外汇市场的力度更大。

(二)市场反应积极:美元兑人民币离岸价由7.23重新回落至7.18附近

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积极,美元兑人民币离岸价由7.23的位置升值7.18附近。考虑到,在经历7月1-14日的连续升值后,人民币汇率在本周开始重新贬值,由上周的7.12附近一度贬至7.23,显然央行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预期,符合政策导向。

(三)外债空间扩大: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余额上升20%

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考虑到企业、非银行法人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和外国银行境内分行等三类主体的跨境融资杠杆率分别为2、1和0.80,意味着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1.25上调至1.5后,上述三类主体能够借用的外债上限将分别由其资本或净资产的2.50倍、1.25倍和1倍进一步提升至3倍、1.5倍和1.2倍,即借用的外债空间进一步扩大,融资余额上升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结语:央行和外管局此举的背后

(一)外债额度提升意味着跨境融资具有想象空间,以配合“引外资”的大方向

1、虽然起到了稳预期和稳汇率的作用,但央行和外管局此举的直接目的应该是扩大境内市场主体的外债空间,以配合“引外资”的大方向。也即在境外贷款等背景下,部分市场主体的外债额度已经不够用,需要扩大。例如,今年一季度,其他接受存款公司和其他部门的外债头寸总额分别增加555亿美元与10亿美元(合计565亿美元)。

2、当然也可能存在另外一个原因,即另一部分市场主体的外债额度用不完,或借用外债的意愿并不强,使得进行跨境融资管控的必要性不高。

特别是自2022年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以来,其它接受存款公司和其他部门的外债总额分别由2021年底的11900亿美元和6733亿美元降至2022年底的10104亿美元和6161亿美元,分别减少1797亿美元和573亿美元(合计2370亿美元)。

最后我想,央行和外管局此举更为重要的一个信号是,未来与举借外债有关的政策约束可能会继续放开,以对冲外资流失导致的缺口,这意味着跨境融资仍具想象空间。

(二)回归现实:考虑到外债成本总体较高,政策效果可能还有待观察

此次扩大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外债上限,相当于扩大了美元的供给,其意在于稳定外汇市场预期、推动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波动。虽然此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外币存款拓展(支持外币投放)以及加大外币贷款投放力度,但预计效果较为有限。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外债成本在美元加息周期下已大幅上升,远远高于本币,使得企业主动借用外债的动力并不强,因此可能还需要其它政策的配合。特别是2022年10月,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已经上调过一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外债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回升。

(三)预计本币外债的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在美元融资成本较高以及美元荒的大背景下,预计外债额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本币外债占比的进一步提升。数据看,今年一季度本币外债增加178亿美元,本币外债占比也从2022年6月底的43.67%升至2023年3月底的44.69%,和美元融资成本较高的大背景相契合。

从大的方向来看,本币外债在全部外债中的占比从2018年底的32.54%一度升至2021年底的45%以上,此后在美联储加息和外债政策约束加大的背景下连续萎缩两个季度(即2022年一季度与二季度连续降至44.63%和43.67%),并自2022年三季度开始缓慢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