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以安全为由拒绝了比亚迪10亿美元的投资。这是恼羞成怒为了报买公交车的一箭之仇,连送上门的钱都不要了吗?这不像是外企收割机的作风啊。而且比亚迪抽的什么风?前脚卖公交车的时候,一点面子不给,直接打脸印度。如今又送投资上门,不怕印度报仇吗?要知道不久前,中国的手机公司才被印度割了韭菜?割比亚迪韭菜还不是多嘎一刀的事情吗?事情没那么简单。比亚迪的韭菜。印度的镰刀还真割不动。要不然也不会拒绝比亚迪的投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比亚迪不是第一次在印度建厂。

在2007年的时候,比亚迪就已经进入了印度市场。而中国的手机企业是2014年才进入印度市场的。让人奇怪的是。2022年,进入印度市场才8年的中国手机公司就被印度割了韭菜。而进入印度15年之久的比亚迪反而没事。难道印度没发现比亚迪吗?非也,非也,实事证明,同样是中国企业,比亚迪可以印度赚钱中国花,确实是要技高一筹。

2014年中国的手机企业进入印度市场。与其说进军印度,不如说是跪着爬进印度。印度要生产线就建生产线,印度要供应链,就拉供应链。印度要提高本地零件自给率,就乖乖提高本地零件自给率。丝毫没有一点忧患意识。结果才短短8年时间。印度的手机产业熟练工有了,生产线有了,供应链有了,零件也能生自己生产了。那还需要你们这些外企有什么用呢?于是印度开始卸磨杀驴。先是无理的高额罚款,接着就是逼着中国企业,把公司高管都换成印度人。就差没有明着说把公司送给印度了。商场如战场。印度外企收割机的名号早已响彻世界。中国手机企业凭什么以为只要弯腰听话,印度就能放过他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中国手机企业进入印度不同,比亚迪进入印度。手法就高明多了。

说是合资建厂,结果是印度出资建厂,比亚迪技术入股。所有的汽车零件离岸结清。比亚迪只派技术人员到印度工厂指导打螺丝。

比亚迪第一家工厂在印度赚钱15年。

期间印度也不是没有通过提高关税。要挟比亚迪提高印度本地零件自给率。

但比亚迪丝毫不为所动。爱谁谁!老子只收卖零件的钱。也只提供组装指导收打螺丝培训费。至于提高进口关税,那是印度进口商的事情。关我比亚迪什么事?结果显而易见。十多年过去了。印度的新能源产业链依然没有成熟。印度的镰刀等的都锈断了,也没等到比亚迪的韭菜发芽。比亚迪之所以可以印度赚钱中国花,除了有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克制内心的贪婪。抵御住了印度人口红利的毒大饼。没有为了所谓的市场和一点蝇头小利。屈服于印度政府,满足印度搬迁产业链的要求。与之相比,中国手机厂商就贪婪短视多了。明明是优势大好的局面,却没有形成攻守同盟。结果轻易的就被印度二桃杀三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印度以安全理由拒绝比亚迪的投资。说是印度在2020年改变了外国直接投资政策,政策规定与印度陆地接壤的国家对印度投资的时候,必须获得政府的批准。看着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据经济时报报道称,此前有消息声称一些中国车企聘请了印度代理合作伙伴做幌子,其实没有将制造能力转移到印度的任何长期战略意图,为此印度工业和内部贸易促进已经对与印度公司有联系的中国车企展开审查。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再来看比亚迪向印度提交的10亿美元的投资提案。

比亚迪计划跟印度的基建巨头海德拉巴梅佳公司合作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这家公司提供资金,比亚迪提供生产金属和工艺……

看到生产金属和工艺这熟悉的配方。看着比亚迪第一家印度工厂,十几年了韭菜芽都没看见,又看了看印度手里锈断的镰刀。不难想象印度一脸便秘,咬牙拒绝比亚迪的表情。

对此我只想说一句中文,比亚迪,干的漂亮。再来一句英文。byd good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