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朋友问我:“在收藏界,最好的鉴定专家是谁?”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脑海中闪现出一大批藏界牛人,是文博界钻研日久的专家?还是著书立论的大师?亦或者顶级拍卖行的经纪人?是,亦不是!

只要是人,就有够不到的知识盲区,总会犯些错误,看走眼吃大药或干脆被利益驱使,社会是个大染缸,你不能总指望“人性的自觉”。

时间,才是最牛的文物鉴定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玩收藏的生涯里,曾碰到过两个有趣的人,今天就来说说他们的经历,很具有代表性。

一个姓刘一个姓何,我就叫他们刘大胆与何小心吧......

他们入行很早,我要喊一声前辈,刘大胆是做工程的,比较富裕,表现的很财大气粗。一进入古玩界,就追求最好最贵的东西,用他的话来讲:“老普残配不上我的身份,真精稀才是收藏真理!”

他玩的东西很杂,今天去逛市场,看到个宣德炉,德字的心上没有一横,符合专家讲的“要诀”,马上5万元拿下!明天去谈生意,客户推荐个元青花,上面竟然还有泥土的芬芳,没说的,肯定是“鬼货”,10万元说掏就掏。还有什么“血玉平安扣”、鎏金大佛像甚至失蜡法范铸法铸造的各类青铜器,都收了一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耀州窑残片

几年时间花了数百万,刘大胆觉得很值,他认为自己天赋异禀,花小钱捡大漏,收藏了一堆“国宝级”文物,成为亿万巨富指日可待!

另一位何小心则完全相反,他只对宋代瓷器感兴趣,但看起来小气吧啦的,一件完整器都不敢买,天天抱着一堆生涩枯燥的书籍研究,除了买书,还订阅专业杂志、学术期刊,了解每一种器型的产地和特色。

然后就和收破烂的一样,四处跑。去陕西铜川,跑遍各大古玩市场,收集一些零零散散的耀州窑碎片,灰白而又青中泛绿的釉色,极细密的气泡,含有铁质的胎土,底部的姜黄斑块,各种剔花、刻花工艺,以及岁月留下来的痕迹,事无巨细,牢记于心。

然后他就收藏到了极品耀州窑吗?并没有。花了几年时间,也就从小残片升级到一些民窑完整标准器,不值钱!那他图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 耀州窑青釉印花缠枝牡丹纹碗

人家图的就是一个爱好呀,宋瓷淡雅、细腻、安静,犹如翩翩君子,能产生情感的共鸣。纵观两宋历史,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军事政治却是糟糕憋屈,徽钦高三帝更是留下千年奇耻。但何小心喜欢宋朝,深爱着它的风骨,也接受了它的缺点,观宋瓷,就是在悟道!

当一个有悟性的人,从喜欢的角度玩起收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那么他已经成功一半了。多年的积累,一法通万法通,他把耀州窑研究到了极致,在转向其他宋瓷的时候,就事半功倍,进度极快。

河北的磁州窑、江西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一步步换藏升级,藏品也越来越精,他纯靠着不算高的工资,竟也能收藏到一些精品,不知不觉在市场上就变值钱了!甚至还收到一件到代的北宋官窑小洗,以及在禹县发现的钧窑残片和在河南发现的汝窑残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瓷交流会

在之前的一次藏友交流会上,刘大胆与何小心又见面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刘大胆,此时却显得愤世嫉俗,问他那些“国宝”卖掉没有,他尴尬的笑了笑,果然一件都没卖掉。

而且他现在再也不收“国宝”了,只敢玩一些小玩意儿,还大声怒斥:“现在的收藏市场全都是假货,全是骗子,一个真的都没有,不要接触大名头珍品了,全是坑!”

大家会心一笑,也不反驳,如果收藏市场真的已经变成全是假货,那何小心为何能由普到精,从民窑小残片升级到五大名窑的残片,甚至官窑完整器的呢?每个人在经历挫折后都在抱怨世道不公,却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态度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刘大胆从此泯然众人,被骗多了,生意也黄了,重复上演着“从天堂跌落谷底”的老套故事。而何小心不靠专家、不靠投机,却进入了核心玩真精稀的宋瓷圈子,路子越来越广,人家接纳他的原因,是实力,也是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物修复师

时间,她才是万物的主人,是收藏界真正的鉴定专家!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人,才是由藏入道的收藏家。

把心态摆正,如果从一开始眼睛就盯在“钱”字上,那么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心理失衡,长久下去会恶性循环,只有体验到了收藏的乐趣,才有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把眼光练好,少一点浮躁,少一点抱怨,收藏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不会立竿见影,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

把机会抓住,有些人因为自身环境问题,玩一辈子却“瞎”一辈子,钻进牛角尖再也出不来,而有些人短短几年就能达到“精通”的状态,这就是悟性的差距,市面上那些真正的精品,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当民藏开始走向正轨,经历过那么多的混乱和曲折,越来越多的资深玩家被打磨出来,有价无市即将成为过去,精品,在任何时代都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