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坐公交方便多了,很舒服,很不错。”26日中午12点,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首趟列车正式发车,家住名城阳光园的初二学生陈冠锋成为了首批乘客,兴奋不已。

从进站口的标识就能看出,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以“水蓝色”为主色调,从“浮光越影”为主题的车站装修,到自然、柔美、灵动的列车装饰,极具现代和科技感。

“2号线一期的开通,标志着绍兴地铁进入了组网运营、双线换乘的新阶段。”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绍兴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号线一期与1号线形成Y型骨干网络,从镜湖医院站到檀渎站,9座车站依次沿洋江路敷设,线路总长10.8公里。

构建大交通格局

“下一站梅山广场站。”从站点设置上来看,2号线一期更像是一条越城区的“专属地铁”,实现了袍江区块、镜湖区块与古城区域的贯通,虽然运行线路不长,但意义重大,将助力古城与新区的资源进一步共享。

与此同时,26日上午11时,配套地铁2号线的D2001路公交也正式开通。同时,17路、52路等部分公交线路及站点也进行了优化调整。“旨在进一步强化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接驳换乘,提升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覆盖范围,满足市民轨道交通出行需求。”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毋庸置疑,2号线一期的开通,对越城市民公路、铁路、高架、高速等出行交通方式的组合、换乘带来更多可能。

在《绍兴市越城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看到,到2025年,越城区计划构建“对外369、内部123”的交通时空圈,即实现对外30分钟抵达杭州、宁波,接入萧山机场;60分钟联通上海、苏州,到达宁波机场;90分钟畅达上海都市圈,直通虹桥机场。内部10分钟接入高快系统、实现内部畅联,20分钟实现三区快联、联通高铁枢纽,30 分钟市域通达。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城市快速路网、城市轨道网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越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与保障。”越城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助力三区融合

从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开通运营,到1号线主线建成运营,再到2号线一期开通,绍兴地铁一年一跨越。

对于越城居民来说,坐地铁去柯桥、去杭州,家门口便捷的出行方式已成为日常。

目前,柯桥区、越城区已经有了地铁,唯独上虞区还没进入“地铁时代”。从地理上看,越城不仅是杭绍甬通道“几何中心”,也是绍兴三区融合的“几何中心”,与东边的上虞区相连,是加速构建内畅外达、协同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市域交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促进绍兴市域协同和三区融合的“重要一环”。

根据绍兴轨道交通网公布的《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局部优化征求意见》,让2号线二期工程再次备受关注。这意味着,只要2号线全线开通,三区地铁即实现贯通。

目前,贯穿柯桥、越城、上虞三区的是群贤路,被誉为“融合第一路、风情第一路、民生第一路”。但面对新的发展需求,助力起三区的融合发展,仅靠一条路明显不够。而沿着洋江路敷设的2号线,显然就是三区融合的下一条重要线路。

此外,2号线贯通的洋江路正是绍兴市重要的亚运风情线。对于居住袍江的居民来说,在亚运期间,从家门口就能通过地铁到柯桥、越城、杭州等亚运场地观赛,也从侧面表明地铁2号线将是一条全新的绍兴与杭州的融合之路、亚运风采展示之路。

赋能沿线发展

地铁经济又称“轨道经济”,地铁沿线正在成为城市的黄金经济线。在地铁2号线穿过的洋泾湖区域,一个面向长三角发展未来、致力于打造全国科教人融合样板的城市核心片区的大两湖科技城即将“启航”。

“片区有地铁,入驻的人才可以无缝前往杭州、上海等地。”大两湖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在地铁的加持下,科技城对人才、企业的吸引力将有显著提升,推动城市重点建设区域的发展。

2号线地面的洋江路,除了有众多政府单位聚集,沿线还有如苏宁、宝龙等商业综合体,地铁交通在带动人的流量上有着重要作用,在运营中,将为站点沿线商业综合体导入流量,激活“一池春水”。

数据显示,自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以来,客流量屡创新高,今年五一假期,最高日客流量达到23.26万人次。从整个绍兴来看,未来,2号线全线开通能让本地游客更好的“体内循环”,激发本地消费潜能,同时也让外地游客从上虞方向更方便地来到越城,通过便捷的地铁,让绍兴成为周边市民短途出游的热门目的地,也带动区域旅游市场的“体外循环”。

(来源:越城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