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自8月1日起施行。针对斑马线上较为突出的“刷手机”等不文明行为,该《规定》明确,行人通过斑马线,应当在斑马线内尽快通过,不得坐卧、停留、嬉闹、浏览电子设备或者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活动。违反这一规定,妨碍车辆合法通行的,将处以警告或五十元罚款。

这一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有网友认为,过斑马线时看手机会严重分散注意力,属于危险行为。既然开车打手机会被罚款,那么行人过斑马线时看手机也应该被罚。也有网友认为,走路时看手机就被罚款属于小题大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很多人在不忙的时候,会随手掏出手机,或回复消息,或玩游戏、刷短视频娱乐,或者就是为了刷手机而刷。少部分人会不分场合、不分时间、随时随地低头看手机,甚至有人会在走路时看手机。

据央视新闻报道,低头看手机时,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的5%,平均步行速度也减慢16%至33%。

走路看手机时,人的视野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机上,几乎看不到前面的路,对于周围的情况感知和判断力显著下降。别说是看着手机过车来车往的斑马线,就算遇到固定的障碍物也很难发现,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此外,走路看手机也使得其他交通参与者在研判路况时面临更大挑战,极易出现误判,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对行人参与道路交通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就显得很有必要。作为交通参与者,行人也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避免发生因分神导致的意外。

其实,手机对于道路交通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在道路上,不只是行人会看手机,有的人会边骑电动车或自行车边看手机,更有甚者会在驾车时看手机、回信息。

事实上,马路“低头族”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成因。

首先,人们已经习惯于随时随地掏出手机浏览,在开车、骑车、过马路等场景下依然会保持这种习惯。

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线上办公带来机遇,公司和员工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工作对接和交流,很多“打工人”不得不随时保持“在线”状态,低头盯着手机以确定工作的及时处理。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改掉自己随时随地掏出手机浏览的习惯,专心去做需要做的事情。其次,出门在外时,应当把握好线上办公的节奏,努力减轻线上办公对正常生活的困扰。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行人过斑马线的规定提到“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并没有提到行人通过路口和道路时的状态。

一些行人认为,反正自己过斑马线时车辆会礼让行人,于是他们在过斑马线时看手机已经习以为常,全然不知当时的情形非常危险。

厦门颁布的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对于现有的交通法规是良好的补充,有助于让更多的行人、驾驶员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参与道路交通时不分神。

厦门的50元罚单,金额不大,意义不小。再小的一次罚款、再轻的教育和批评,也比空讲大道理的宣传教育更能让违规者长记性,进而起到约束与警示作用。

不论是罚款50元还是警告,都是为了让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交通安全法规,进而从认知层面消除“无所谓”“有恃无恐”等心态,彻底摒弃、杜绝过斑马线时看手机的行为。

厦门对过斑马线时看手机等行为进行处罚,在国内也并非首创。早在2019年,温州就根据《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处罚过边看手机边过马路的行为。

事实上,其他城市的有关部门也可效仿温州、厦门等地的做法,与时俱进制定交通法规,将新出现的、广泛存在的问题纳入规章制度,从而增强法律法规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没有如果。不要因为一时忽视安全而失去日后感受快乐的机会,马路“低头族”该抬头了!

泺源君在最后与大家共勉,以后在路上,拿起手机时就要注意停下脚步,时刻注意安全。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