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具是天津洋家具一次“维新”

在家具坐具上出现了两次“维新”,一次出现在唐代,一次出现在清末民初,巧合的是都是外民族和外国给予推动,完成中国坐具的高化与软化,推进家具的改进与融合。

唐以前,国人是席地而坐,最多在席面上放一坐垫。床既是坐具也是卧具,从商周到秦汉魏晋诸朝代没什么变化。最初西域胡床(类似高马扎)进入中原,唐代出现了高的桌案椅凳,经过这样的维新,至宋代正式进入了高坐具时代,就是垂足而坐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对绒面扶手椅,高矮不一样。这是专门为男士与女士打造的座椅,男士座椅高大,女士座椅小巧,体现了男女平权的思潮。收藏于五大道历史博物馆。

第二次坐具维新是民国初年,欧陆的四面软包的全新坐具进入上海、天津这样的大都市,一个音译的坐具名字沙发空降到东方古老大地上,给坐具带来一次维新改良。

沙发在今天不仅不陌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城及乡全面进入家庭,如一个家庭没有沙发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进入家具坐具的“软时代”。

但沙发之软很快波及床椅凳等坐具,而且一发而不可收。床从席梦司到弹簧床垫,不消细说。琴凳、梳妆凳、坐墩也都装上皮革、藤编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说椅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组民国时期休闲小桌和靠背椅,出自五大道某别墅。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内景,壁上油画为该博物馆董事长刘春芬创作。

椅子是指有椅背扶手的高坐具,虽无实物存世但在敦煌285窟西魏壁画上出现,“山林仙人”垂足端坐其上,斯时椅子远远没有普及,唯见之壁画。故而“椅”字在东汉《说文解字》中没有。后来有了这个字,本义是梓一类的树木,再后来出现在收入许多俗字异体的《正字通》中,并有了椅子的解释:“坐具,后有倚者。”

明代椅子成为家具的主角,而且加上了扶手,垂足坐成为主要坐姿,主要品类有灯挂椅、四出头官帽椅、官帽椅、圈椅、玫瑰椅、交椅六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风靡于19世纪英伦欧陆的温莎式椅,靠背呈圈状,椅腿呈放射状。这是在天津制造的,受中国圈椅影响,有了一些改良。

但清末民初的天津洋椅子不知道涌进来多少品类,当时城市出现的公寓、别墅和大量的办公区、商贸区等,都需要坐具。了解我国历史会发现椅在任何朝代都是权力等级和家族地位的显示,从龙椅、交椅、太师椅,一般人一般家庭也不配坐椅子,也可以说根本也置办不起。

进入民国时期的天津,老城厢估衣街的商铺,请顾客挑选商品或茶饮都坐杌凳或条凳。老天津卫人对椅子的概念是不可随便挪动的,正像条案前八仙桌子两旁太师椅,待客喝茶需添加坐具,能搬动的定是凳而非椅。

1963年英国出版的家具收藏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英国出版的家具收藏的书。

洋椅子一来打破了这个规矩。餐桌配餐椅,绝大部分洋椅有靠背无扶手,大都是白木的较为轻便,甚至椅腿下还装上小滑轮。办公区域,是办公桌和办公椅,中式的条凳、杌凳被淘汰,代之而来的是各种椅子大量出现。

洋椅子的数量有多少呢?据回忆,座落在河北区建国道上原意大利领事馆,地下室内曾经堆放着几百把椅子,可以想见当年办公的盛况。

有关温莎式椅的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温莎式椅的介绍。

洋椅子和中式椅都有等级功能,凡带有真皮靠背坐垫,两边有扶手的,且式样不同有雕饰的,其主人一定有来头。凡是转椅,坐这种有旋转功能椅子的人也是办公室主理管事什么的。

20世纪30年代,欧美家具大量涌入,以椅子为例。曾看过1982年版的《中外椅类造型一千例》,收录了中外椅子一千多种,样式各异。发现仿古中式收录仅32例,其余皆是国外现当代的流行的座椅,有目不暇接之感。平心而论,这些没有民国洋椅子式样多,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