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不过立秋也意味着夏秋交集、气候转变,人体在这一段时间也较为敏感,不少人会出现“秋乏”的情况。

那么,如何顺应时节养生,缓解“秋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立秋后养生关键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可补充夏季的消耗,同时,有的放矢地调补还可以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秋季情志养生也要以“收”为要,要保持心境宁静。

进入秋天,阳光照射逐渐减少,人体的生物钟还不能适应日照时间变短,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情绪及精神状态的紊乱。

立秋意味着进入秋季,秋季应该遵循“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一般来说,秋季以晚上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为宜,适当的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有一定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立秋后运动注意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充分的运动能使大脑皮层保持灵活,使人精力充沛,从而达到缓解“秋乏”的目的。

但是,在立秋后运动需要注意不能强度过大,应由小到大,选择舒缓的运动为主,以身体微汗、不感疲劳、自感身体轻松为准。

适合秋季的运动方式:

  • 慢跑

慢跑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跑速自定,跑程不限的轻松跑为宜。

如果在早晨进行,能够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还能够增强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让自己一天的工作学习都保持头脑清醒。此外,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

  • 柔力球

柔力球是一项特别适合秋季的养生运动,它的特点是轻灵柔和,能够强体质、补气血。

柔力球运动具有多关节性、大小肌肉的协调配合性等特点。在运动过程中,虽然全身都在参与运动,但肢体还是处于放松的状态,这样可以使周身气血流通,筋骨舒活的同时,不会大量出汗,对身体产生负担。

  • 登山

有的人认为,立秋后山区温度变化较大,不适宜爬山,事实恰恰相反,一定的温差可以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此外,爬山还可以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以及速度、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加强心肺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温度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立秋后饮食推荐

立秋后,日常的饮食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顺应时令的饮食与运动相辅相成,使人精力充沛,缓解“秋乏”。

对于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症状的人群,可以多吃梨来达到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的功效。

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可以补充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等具有清补功效的食物,如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

适合润肺养心的饮食:

  • 冰糖乌梅莲心茶

原料:乌梅10克(去核),莲心3克,竹叶5克,麦冬5克,生地黄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去核后的乌梅、麦冬、生地黄、竹叶以水煎煮,去渣留汁,加冰糖适量待溶化后,趁热冲泡放置杯中的莲心,代茶饮用。

特点:竹叶、莲心可以清心火而安神,乌梅和生地黄及麦冬可以清虚热而益阴津,几种药材放在一起作为茶饮,可达到养心安神目的。

  • 莲子百合汤

材料:莲子15克,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

做法:将莲子去心,与百合一起放在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

  • 雪梨银耳汤

材料:雪梨1个,银耳30克,川贝母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去杂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块;将银耳片、雪梨块、川贝母、白糖同放在器皿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后即可装盘食用。

功效: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虽然有些地方还未降温,但还是需要顺应时节调整饮食和运动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