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硬防晒热度超过防晒霜

在内容平台上,防晒衣的讨论度已经超过防晒霜

果集·千瓜的报告显示,今年4月小红书平台“防晒衣”的搜索指数为344.34万,高于防晒霜的252.09万。此外,防晒帽、防晒口罩、面罩、防晒裤等硬防晒产品均出现在防晒品类搜索榜上。

过去防晒市场里,以防晒霜为代表的的“软防晒”是主流,但现在以防晒衣为代表的“硬防晒”正在快速崛起。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也可以与此印证,比如在上海,今年路上穿防晒衣、带防晒帽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甚至出现一些硬核路人,“防晒袍”从头罩到脚。

近两年户外运动越来越流行,每隔几小时就要补涂的防晒霜,已经无法满足户外场景防晒力度和便利度的要求,于是硬防晒市场以此为契机迎来爆发。

目前,受品牌营销、达人推荐等因素的影响,硬防晒已经从户外运动场景,扩展到通勤、外出游玩等日常场景。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我国防晒服饰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59亿元,增至2021年的611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958亿元。硬防晒,正在形成千亿规模的市场

防晒霜用十几年完成防晒心智教育,硬防晒用2-3年就强势攻入了市场

为何钟爱硬防晒?

几年前,青岛阿姨在海边戴“脸基尼”,被网友当乐子看。但今年夏天,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面罩、防晒裤,已经成为很多都市丽人的防晒标配。

质疑青岛阿姨,理解青岛阿姨,成为青岛阿姨

在防晒霜占据主流的时代,消费者最头疼的是,如何选出有效的防晒霜。为了公正、客观地对比各款防晒霜的效果,有博主发明了一种防晒霜测评方式——用黑色胶带将后背分成九宫格,不同格子里涂抹不同品牌的防晒产品,在太阳下暴晒几个小时,对比皮肤状态,从而鉴别不同防晒霜的效果。

很多博主采取过这种测评方式,大家猛然发现,晒过大太阳后,受太阳影响的反而是黑胶带遮挡的皮肤。

大家悟了,“硬防晒比想象中更牛!”

硬防晒的优势很明显,防晒效果好、无需花时间涂抹和卸妆、不影响妆面、一次购买可以长期使用……尤其在户外运动场景,这些优势更加被放大。根据艺恩出品的《2023防晒衣社媒分析报告》显示,最关心防晒的五大圈层分别是:骑行圈、徒步/登山/溯溪圈、露营圈、跑步/马拉松圈、健身塑型圈。这些圈层的场景特征,和硬防晒的优势高度匹配。

在过去硬防晒有个通病,在颜值上略有欠缺,全副武装也容易引人侧目。但这两年防晒衣的颜值越做越高,同时很多人的心态变了,“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中国人的“硬防晒”羞耻心理,正在卸下。

小红书上,硬防晒甚至成为一种时尚,防晒服从单纯的功能性服饰,变成了穿搭单品。很多人会购入多件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防晒衣,用于日常防晒和凹造型。防晒衣时尚,正在变成一种穿衣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截图

今年春夏,天猫平台硬防晒装备新品规模,是2022年的两倍;618期间,服饰类防晒新品成交同比增长180%,单一消费者的防晒服饰购入件数,是过去的2-3倍;防晒衣不再是女性的专属,男性、老人、儿童的防晒衣销量都在上涨。

硬防晒火了,各个品牌坐不住了。防晒衣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混战

大牌激战

小牌喝汤

随着硬防晒这个热门市场的快速成形,众多企业和品牌杀入这个赛道。而在硬防晒市场中,防晒衣是核心赛道。

防晒衣最早的竞争主场地,基本都在户外运动品牌之间,比如北面、哥伦比亚、探路者等等,针对的主要是户外玩家;这几年,国内涌现出蕉下、ohsunny等新锐品牌;运动和快时尚品牌也纷纷加入,李宁、安踏、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优衣库、森马、太平鸟等快时尚品牌,也都推出了防晒衣系列;就连卖羽绒服的波司登、内衣赛道的蕉内,也都下场试水防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波司登天猫旗舰店截图

防晒衣玩家越来越多,行业也越来越卷

防晒衣最先卷起来的,是UPF。理论上,防晒产品的UPF(紫外线阻挡系数)越高,产品的紫外线防晒能力就越强。UPF 50+是防晒衣的“标配”,但已经有品牌把UPF卷到了100+甚至200+,价格也水涨船高。那么UPF 50和UPF 200,真的存在几倍差距吗?

以UPF 50和100为例:UPF值为50,代表有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也就是能够阻挡98%的紫外线;UPF值为100,则意味着能够阻挡99%的紫外线。二者防晒效果相近,如果只是日常穿着,UPF 50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这不代表UPF 100、UPF200的防晒衣没有市场。现在存在一部分消费者,在防晒上追求“极致”,甚至在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面罩里还要涂一层防晒霜,主张全方位的严密防护。

除了卷UPF,各品牌还卷科技、卷颜值、卷附加功能。不仅要有好的防晒效果,还要凉感、透气散热、吸湿速干、防风防雨……一些品牌甚至打出了黑科技卖点,比如声称在面料中注入玻尿酸等等。

防晒衣的颜值,也是各品牌比拼的重点,过去防晒衣有“防晒效果好但外观欠缺”的特点,现在防晒衣的版型五花八门,落肩款、斗篷款、收腰款、山系风……防晒衣从功能性服饰变成了时尚单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各品牌缺少差异化优势,很多是在靠概念营销维护用户心智。随着硬防晒的普及,很多消费者开始寻找同等功效或类似功效的产品,于是很多价格敏感型用户,投入了白牌和代工厂的怀抱

在拼多多搜索“防晒衣”,大量30-40元的产品销量上万,甚至销量破十万。

小红书上,很多自来水用户推荐起品牌平替,“50元XX牌平替,素人真实测评”,“XX牌平替防晒衣,质量巨好”,随手一搜就能找到大量类似的帖子。

在1688上可以发现,很多工厂也做起了零售生意,一件也能代发。有些商家自称“XX牌代工厂”,在小红书上靠着低价和所谓的“同款”,甚至做成了网红厂。

目前的硬防晒市场,处于草莽竞争时代。大牌激战,但存在同质化,要投入大量成本在营销上;小牌和工厂低价竞争,鱼龙混杂,所谓的“代工厂”真假难辨,用户体验不足

品牌到底要如何做?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品牌要讲新故事

现在头部硬防晒品牌,尤其是新锐品牌,有个共有的特征——强依赖于营销

不可否认的是,营销可以帮助品牌快速培养用户心智、打开市场。以蕉下为例,作为国货防晒品牌,蕉下在2019年营收为3.85亿元,到了2021年就已经飙升到24.07亿元,足足翻了6倍多。

蕉下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它的营销能力。2013年,蕉下凭借双层小黑伞打入硬防晒赛道,带着双层伞面+L.R.C涂层,闯入消费者视野。2017年,蕉下推出胶囊小黑伞,这款产品切中了女性防晒伞收纳痛点,助推蕉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品牌”。

蕉下小黑伞的价格,是普通防晒伞的几倍,但仍然获得大量用户青睐。除了差异化的打造,还离不对用户的心智教育,这样的心智教育,很大程度是靠营销完成的。

蕉下在招股书中提到,合作的KOL近600名,这方面的投入让蕉下在线上迅速打开市场,并占领品类高地。

在蕉下之后涌现出的新锐品牌,很多在走蕉下走过的路。

这种发展策略能够帮助品牌快速打开市场、提升品牌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随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化、市场上的选择越来越多,品牌必须要给消费者讲出“新故事”,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摆脱同质化。这个故事到底要怎么讲,还需要品牌进一步探索。目前,蕉下给出的新故事是“轻量化户外”,这个故事能不能搞定市场,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目前看来,整个硬防晒市场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整个行业,正在等待一次思路重整。

最后要明确一点,硬防晒和软防晒并不完全是竞争关系,二者也可以是互补关系,比如现在已经有软硬结合的防晒理念。同时,软硬两方对用户的心智教育,可以共同扩大防晒市场的规模。从数据上看,中国的防晒用户渗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硬防晒在未来可以成长为一个多大的市场,还需要时间去验证。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

参考资料:

① 千瓜,《爆发式增长,小红书防晒营销「高温预警」!》

② 艺恩,《2023当季热点-今夏的防晒时尚 防晒衣社媒分析》

③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扩张的防晒服市场,进击的蕉下》

编辑:关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