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驾全新EQE之前,奔驰针对许多「看不见」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例如降低风阻系数的设计、减缓晕车的「小心机」,以及隐藏的安全技术等等。这和一般的直观冲量思路不同,或许EQ品牌更希望让大家从不易察觉的技术与工艺中,发现一款电动车更应该被关注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否认电动车的科技属性,但电动车作为一台车,它更需要可靠耐用。因此不管是研发还是制造,我们的本质都是为了『打造一台车』。」在产品技术讲解会上,奔驰方面提出了这样的底层逻辑。

延长续航的多重「心机」

「在试驾活动中,我们的工作人员少了一些工作量,因为并不需要每天充电。」奔驰方面介绍称,全新EQE的CLTC工况续驶里程最高为613公里,但更为关键的是,从这款车上可以发现各种提升能效的小心思。

要知道,EQE的风阻系数低至Cd0.25,这背后除了反复的风洞实验外,还源于多处细节设计所带来的效果。

例如,其前轮扰流板能够令风阻系数降低0.015,相当于在CLTC工况下提升约8公里的续航里程;行车侧板在进行优化后也可以更好地梳理气流,由此抵消增加该部件带来的重量能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空气动力学专家为EQE在后轮前方9点钟位置设计了一个扰流板,由此可以让气流绕过后轮,该项设计看似简单,却可令风阻系数降低0.011。

从内部设计来看,全新EQE标配热泵,可以从车辆的三电系统回收余热,用于调节座舱温度。

而作为四驱车型,EQE需要更强的牵引力支持。出于能耗考虑,该车型在前轴配备了智能的DCU控制单元,可以在日常工况行驶时自动断开前轴电机,进入两驱模式,以此提升续驶里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在实际驾驶中,当车辆加速超车时, DCU将自动关闭,切换为四驱模式;而当遇到红灯、车辆减速滑行时,DCU又将打开,进入两驱模式。在经历各种场景的两驱/四驱切换过程中,我们对这种变化几乎没有感知。

除了这些,全新EQE的智能能量回收模式可结合雷达、摄像头和地图,帮助判断当前状况下更适合采用哪种能量回收模式。

想方设法缓解晕车

由于电动车的电机存在「起转即高扭矩」的输出特性,使得车辆在极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很大的加速度G值,这对人体耳部的半规管的刺激更大,更容易晕车。

在试驾过程中,虽然没有零百急加速的体验,但在城市道路的起步提速体验中,感受还是相对柔和的。「这是因为奔驰优化了全新EQE的电机输出曲线,实现了更平顺的加速但同时又保持了加速性能。」奔驰方面介绍道。

在本次试驾路线中,几乎没有高速路段,全是车辆、红绿灯较多的城市道路,以及一段山路。途中可以发现全新EQE的底盘调校比较符合其「家用SUV」的定位,处于适中偏灵活范畴,整体感觉还是以舒适性为主。而其转向手感则偏向稳定,且转弯半径较小,应对掉头场景也是得心应手。这些调校除了迎合受众群体的操控喜好,也是为了尽量减少晕车概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果使用加强能量回收模式,肯定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一定的顿挫感。如果是易晕车体质,可以利用方向盘后的拨片选择智能能量回收模式,驾乘感受会有显著的区别。

针对这个问题,全新EQE纯电SUV进入国内后对多档能量回收的力度进行了专项优化。全新EQE纯电SUV方向盘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拨片,可以切换能量回收的模式。

刚刚已经提到,智能能量回收系统可以配合传感器,乃至调用地图系统提前了解前方的路口、弯道信息。在此前提下,该系统会优先调用能量回收系统进行制动。但当能量回收提供的减速度不够时,则会在其基础上叠加机械制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实测,我们发现,在前方无车无障碍时,车辆不执行能量回收,采取滑行策略;当前方有慢车时,车辆将根据与前车的车距,在滑行、能量回收、机械制动间选择合适的方案。而当前车遇到红绿灯刹停时,车辆也能帮助驾驶者执行刹停动作。

有意思的是,当车辆遇到环岛时,智能能量回收模式还可以帮助车辆降速到适当速度在出口位置,这是因为可以通过导航地图判断出口位置。

超级执着的「声音控」

在解释导致晕车的原因时,奔驰的工程师还提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点——太安静也会晕车。

「对晕车敏感的人来说,由于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噪音,人的注意力更集中于对加速度的感知,当人体感知与大脑接收的信息不同步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晕车。」

而奔驰给出的解法是,模拟声浪。

在EQE上,搭载了3种个性化模拟声浪:银色声浪、灵动之流、咆哮脉冲,后续会添加和煦微风。之所以为一款并不主打性能的车辆搭载声浪,是因为这能分散人的注意力,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驾驶乐趣。

奔驰一向对声音无比执着,连模拟声浪都可以做个性化调节,即根据驾驶风格、加速等12种车辆参数进行适应性变化。为此,奔驰还专门有一支250人的声学团队负责研究声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有一点关于「声音」的吐槽不得不提,那就是奔驰沿用多年的警示音。例如并线提醒,声音较为尖锐单薄,容易吓人一跳,而且也不太符合车辆级别和品牌调性。

除此之外,虽然防止晕车需要避免绝对安静,但奔驰在NVH上还是下了不少工夫。在城市道路的行驶全程中,路噪和风噪都能被有效减弱。据介绍,奔驰在NVH开发中有一个关键道路——人工头假人,这是一个双耳采集系统,可以精准地捕捉记录声音的每一个细节,以便多维度评价声音。「这样一个假人要花费几十万,而奔驰中国研发就有6个人工头假人。 」

智能座舱体验待升级

本次试驾由于交通环境复杂,并未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我们浅试了一下语音交互,识别准确率较高,但是延时情况明显。不过,奔驰第三代MBUX即将和大家正式见面,据介绍,其语音响应速度更快,对话更自然,同时应用生态也会更丰富。未来,MB.OS系统也将面世。

虽然奔驰仍在强调「相比智能化,我们更在意车的本质」,但在智能化功能的开发商,奔驰与许多海外传统品牌一样,逐渐变得更加激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前,奔驰总部宣布了和ChatGPT合作,而在中国,奔驰两周前也刚刚宣布了和本土的人工智能平台思必驰合作,前者主导语音交互产品和架构定义,后者提供语音解决方案,由此令MB.OS系统的语音交互体验将更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