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23中国建博会(广州),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新元素,那就是由中国建博会(广州)、环亚联合设计、艺起潮玩品牌文化传媒与家居新范式联合推出的“设计之家”,作为建博会首次呈现的“设计之家”专馆,一方面为设计师们带来了更多交流机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设计师们开始从“幕后”转向“台前”,他们在大家居产业链中的价值也越发凸显。未来,家居设计师在行业中所承载的职能会有哪些改变,该如何让设计师在家居行业进一步发光发热呢?

©广东省建筑装饰协会执行会长、澳门承焜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曾承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建筑装饰协会执行会长、澳门承焜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曾承焜

让设计成为品牌发展的驱动力

让设计成为品牌发展的驱动力

家居新范式发现,设计师们汇聚在“设计之家”,他们往往能够更加放松、真实地展现自我,就像找到一个自己的“专属空间”,能够暂时摆脱在论坛和品牌展区中需要时刻集中的压力。

为此,家居新范式特别邀请了广东省建筑装饰协会执行会长、澳门承焜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曾承焜接受访问,作为一名资深的设计师,他是如何看待建博会中“设计之家”这一环节,对于同处“一屋”的设计师们,曾承焜又会如何分享自己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及“设计之家”,曾承焜表示这是很大的进步。他表示,设计师来到展会,第一要看新品,第二要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有了这个“设计之家”的话,就意味着设计师也能成为这个空间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能不能把这个设计之家能够做得更好玩、互动性更强一点,这也是曾承焜对“设计之家”未来的期待。他认为对设计师而言,想要了解一个品牌,光看是不足够的,还要多一些互动环节,才能刺激他们真正走入这个品牌和产品。

家居新范式也发现了,曾承焜一直都在努力打造让企业和设计师能够交流互动的平台。在采访中,曾承焜表示自己目前是广东省建筑装饰设计协会执行会长,协会里面有超过3000家的材料商,以及超过1000家的设计公司,他自己平时也会带领大家去做更多的交流。

比如做门窗的企业可能一直只在门窗协会里面打转,但实际上门窗产品也可以跟照明产品等不同产品做联动的,加入了协会之后,曾承焜就会通过定期举办的活动,为企业老板带来更多互相了解、融合的机会。

曾承焜表示,协会其实也是响应国家的政策,希望能起到带头作用,比如说通过参加展会,带领更多中国设计走向国外。同时也希望能把国外的好东西引进到国内来。

为此,曾承焜还向家居新范式表示,希望日后有更多类似“设计之家”的环节,比如设计周、设计展之类的设计交流平台,他认为设计可以能够提升生产力

他表示,一个社会之所以繁荣,一定是因为生产力繁荣,而这背后就需要有人工作生产,再把赚到的钱拿去消费,最终社会才会繁荣。

过去三年疫情,其实很多领域的消费是断崖式下滑的,大家不愿意消费,固然有疫情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前同质化的商品太多,比如说某款沙发受欢迎,其它家居企业就会一窝蜂做同款沙发,让购物过程也少了不少乐趣。

国内的商业品牌在过去吃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人们的消费欲望非常强烈,不管生产什么都总能销售一空,但这样的时代却已经过去了,未来应该以“设计”为导向,引导出一个新的赛道。

比如现在很流行的潮玩玩具,它其实也是一个以设计为导向的艺术品,大家之所以愿意接受这样的一个玩具,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外表被设计得很可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可以融入到不同场景,比如家里、商场、餐厅酒店等等,把它放在商业场景中,它还能吸引大家来打卡,起到引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品牌厂商也可以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喜好开发不同的产品,这样整个消费市场就能进一步打开。

回到疫情后的家居市场,如何刺激消费者进行购物消费呢?这时候设计师就不仅只是设计产品的角色,他还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跟品牌方一起沟通产品设计、销售模式乃至品牌定位等,这也是为什么曾承焜认为设计这一角色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的原因。

设计师在艺术、商业、生活中“多面性”

曾承焜如此看重设计的力量,但在商业社会中,设计所需要妥协和协调的元素也有很多,比如理想的设计效果,以及消费者实际需要的设计效果,还有艺术跟设计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曾承焜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曾承焜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画画,家里也有一些长辈是画家,在这样的渊源之下,他从小就涂涂画画。后来之所以与设计行业结缘,是因为在大学的时候经常去上一个老师的设计课,慢慢地就对设计感兴趣了。

曾承焜表示,之所以提到画画,是因为他认为艺术跟设计之间是不冲突的,相反,设计最高端的表现应该是艺术的融合。艺术是熏陶设计师品味的重要环节,当设计师读懂了艺术的表现力,才能够让设计空间拥有灵魂,懂得欣赏艺术的设计师,他的作品往往也会更有内涵。

同样的,曾承焜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自己每当完成一个商业项目,都会奖励自己休息几天,待在在家画画,将艺术作为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保持自己内心的能量,同时也是对上一阶段工作的过程,这些经验最终也会应用到其它项目之上。

曾承焜向家居新范式介绍了澳门承焜设计事务所的一些项目,他表示公司在1989年就成立了,目前在澳门、香港和广州都有分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做酒店设计,他笑称如果大家到澳门旅游,基本上新开的酒店都有他设计的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承焜设计事务所也做过不少海外酒店项目,包括吉隆坡、金边、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地的酒店,都有他的身影。在酒店之外,承焜设计事务所的业务还有民宿、商业地产、餐厅、展厅、豪宅等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这么多不同类型的项目,曾承焜是如何洞察客户的需求的呢?比如在酒店或者会所这些豪华项目中,最终入住的都是C端消费者,要如何才能让他们满意呢?

在这当中,设计师对于艺术的触感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了。曾承焜表示,高级酒店跟普通酒店最大的区别在于,高端酒店是在你看不到地方来着墨设计,这就是“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你来到酒店就像回家一样,在低调中彰显奢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如何让一种设计能够满足男女老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包括满足安全的需求,这当然也很考验设计师。

所以设计师一定要足够了解市场,因为不同消费群体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人均消费1000元的会所跟人均消费5000元的会所,面对的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设计师还要有足够的生活经历,因为设计的灵感往往就来自生活。比如一个客户想要一套家居设计方案,设计师不是光凭自己的想象设计即可,还要了解客户的想法、他的预算,怎么在他的预算之内找到设计的重点,有所取舍才是生活的本质。

这么看来,设计师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曾承焜又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崛起?AIGC会取代设计师吗?

对此,曾承焜表示GPT的出现确实给设计行业带来了一些影响,也能让图形生成变得更便捷,但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他的综合能力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图像之上,而是需要赋予设计内涵和能量。

GPT或许可以很快给到大家一个答案,但这个答案并不完美,它可以作为一个借鉴,或者一个灵感启发,但它是无法代替设计师的眼睛和大脑的。

与新生代青年设计师们的对谈

与新生代青年设计师们的对谈

既然设计源于生活,曾承焜又是如何看待不同生活经历对设计师的影响呢?特别是在澳门承焜设计事务所这一队伍中,有不同国籍的设计师,国内和国外设计师之间会有什么差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曾承焜向家居新范式坦诚,中国目前的设计跟国外还是有蛮大区别的。首先,学习设计的门槛不一样,在国外就读设计相对来说门槛会更高,包括学历和学费等。

其次,国内外的教育模式不一样。比如国外更喜欢给你一个课题,然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0个学生就会有40个答案,但国内教育则倾向直接把答案告诉你。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设计师所能接触到的世界更大,也更方便他们跟国际市场做融合,帮助他们进一步沉淀知识和文化素养。

曾承焜坚信,经过一代又一代设计师的传承,他们将能带着东方文化元素走得更远,走入世界舞台。随着更多商品大量输出到国外,中国设计的输出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逐渐从设计的使用国转变为设计的生产国。

在曾承焜看来,东方元素对整个世界而言是神秘的、高雅的,中国设计师应该好好珍惜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财产,挖掘出更多的东方概念并应用到自己的品牌之上。比如刺绣工艺、汝窑工艺等都已经走到了海外了,未来中国家居行业也能带着东方文化走向海外。

最后,家居新范式希望曾承焜能给我们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一些建议,作为一位阅历丰富且在业内已经闯出名堂的设计师,曾承焜是如何看待年轻一辈的设计师呢?

他提到了两点建议,第一点是初出茅庐的设计师不要着急创业或者打造个人IP。曾承焜认为,设计师需要跟更多的人接触,花更多时间进行自我沉淀和知识文化积累,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才有可能打造出更好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一个刚毕业的设计师而言,绝对不要小看经营一个工作室的压力,当你成为一个老板,所需要处理的就不仅是做好一个设计感的产品和方案,而是还有很多琐事,这很容易让人迷失。像曾承焜自己,也是毕业十年后才出来创业的。

第二点建议,曾承焜认为既然设计师“以人为本”,作为一个设计师,想要感动别人就必须先感动自己。因此,一个真正好的设计作品,不光是美就行了,还需要有情感因素在。一个设计作品要面向的人群很广泛,大家的审美标准都不一样,凭什么能感动到每一个人,靠的就是作品的灵魂,让你自己也能够感动的内核。

不知不觉,曾承焜给家居新范式分享了非常多的观点和经验,仿佛也注入了他自己的生活故事,让整个采访过程如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后记

后记

家居新范式非常认可曾承焜老师所提到的一点,那就是设计作品源于生活,它就像音乐、诗歌、绘画一样,是需要感动人的,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也需要能够感动人。尽管生活的方式有千百种,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家庭对于传承的寄望,设计的本质也应如此,成全一个家,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