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文:七娱社
编辑:七娱社

1993年清华大学生王丽红,向家人提出自己要嫁给一个非洲人,父母当然不同意,谁会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那种又贫穷,又远的地方受苦受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尽管父亲因为女儿的决定愁得一夜白头,却也丝毫没有改变女儿要嫁给非洲黑人的决心,父母只好含泪同意这门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王丽红跟随丈夫苏玛远赴非洲,与父母几乎断了联系。

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地选择嫁给苏玛?那如今的她过得怎样呢?

一.与苏玛相识相知相爱

一.与苏玛相识相知相爱

王丽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王丽红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拿着“铁饭碗”,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因为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所以从小就有很多人疼爱她。

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在王丽红小的时候就重视在学业上对她的培养,再加上王丽红本人也十分刻苦学习,所以成绩一直都不错。

王丽红不是只会学习的书呆子,只要有空余时间,她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班,她对有关于学习乐器的活动很感兴趣。

王丽红的父亲看到女儿喜欢乐器,对此表示大力支持,还带着王丽红参加各种比赛。

开明,宠爱自己的父母加上优越的家庭条件,这让王丽红日渐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只要自己下决心想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不管别人如何劝阻,也不管前方是不是充满荆棘。

这个性格在她之后做人生选择上作用的相当明显。

1986年,王丽红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考入清华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大学生活可以说是多姿多彩,经常会举办一些社团活动。

因为自小接受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让王丽红的性格落落大方,很喜欢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所以她常常参加这些活动,而且表现得十分出色,让人看了就不禁被她浑身散发的自信所吸引。

所以她在校园里很受欢迎,受到了不少男同学的爱慕,每天收情书收到手软,但是都被她拒绝了。

她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她必须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和他共度余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大家都以为王丽红不会在校园里面谈恋爱的时候,王丽红却突然和一个非洲小伙谈起了恋爱,这直接引起了全校轰动。

人们不禁想这个黑人学生到底是有多大的魅力,可以让清冷的高岭之花做他的女友。

1991年,成绩优异的王丽红被保研,继续留在母校清华大学深造。

苏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思想大融合的时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外国留学生大批来华学习。

非洲小伙苏玛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大前提之下,作为公费留学生,来到清华大学学习。

清华大学的学生对待这些留学生的态度都十分友善,作为中文系的王丽红更是如此,非常热衷于向外国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

在一场联谊聚会上,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待人热情又有绅士风度的苏玛成功的引起了王丽红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苏玛聊天中王丽红得知,苏玛为了这次的留学,提前花很长时间学习中文,才能有现在的侃侃而谈,而且苏玛对于博大的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作为热心肠的王丽红,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更快了解中国。

于是王丽红只要有时间便会去找苏玛,为他细心讲解中国文化。

长此以往,王丽红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让苏玛感到佩服,他开始慢慢喜欢上这个聪明漂亮的姑娘,并向王丽红表明自己的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王丽红在与苏玛相处的过程中,发现苏玛是一个非常细心温柔的人,对任何事物永远都充满激情,和他在一起无话不谈的时光总是令自己很快乐,所以她接受了苏玛的表白,两人就这样谈起了恋爱。

二.不顾父母反对,决心远嫁非洲

二.不顾父母反对,决心远嫁非洲

王丽红的父母在得知两人在一起的事情后,立马表示反对,这让王丽红出乎意料。

因为在她看来自己的父母相当开明,而且非常尊重自己的想法,她没有想到父母竟然会不同意。

其实王丽红的父母当然会对于女儿的这一决定有很大的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众所周知非洲的环境非常恶劣,贫穷落后,好多地方现在还是一妻多夫制,王丽红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本该有大好的前程,实在不应该去那种地方受苦。

但是王丽红很坚持,她表示无论有多大的困难,自己都可以和苏玛一起克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父王母没办法,愁得一晚上没睡觉,一夜白头,连夜想了一个棒打鸳鸯的办法,将王丽红送去日本留学。

王丽红父母觉得王丽红和苏玛在一起只是头脑一热做出的决定,只要那他们分开一段时间,两人之间的爱意就会消退。

终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王丽红只好暂时和苏玛分开,前往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是,王父王母低估了苏玛对王丽红的感情,在苏玛知道王丽红去了日本后,立马买了机票追去日本。

在看到苏玛为自己义无反顾奔赴千里之后,王丽红更加确定自己要和苏玛携手一生。

最后在两人的努力下,王丽红的父母只好含泪同意女儿和苏玛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王丽红和苏玛走进婚姻的殿堂,没过多久便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这时候问题也来了,苏玛结束了在中国的学习,是时候要返回自己的家乡了。

苏玛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也知道自己的家乡很贫穷,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和他一起受苦。

于是他让王丽红留在中国,自己一人回到乌干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王丽红难解相思之苦,也前往乌干达,来到苏玛身边。

虽然王丽红一直知道非洲条件恶劣,但去了当地亲眼看到后还是大为震惊。

那里一片荒芜,连日常饮用的水都不干净,而且还要从很远的地方去挑。

没有专门的卫生间,就连上厕所都是就地解决。

王丽红(右一)和苏玛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令王丽红接受不了的还在后面,王丽红跟着苏玛见了苏玛的家人。

苏玛的父亲是一个部落的酋长,竟然娶了十几个妻子,有着十几个孩子,一大家子挤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屋子里。

这让从小在一夫一妻制的中国长大的王丽红接受不了,她有点质疑自己当初的决定了,同时还担心自己的丈夫也会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细心地苏玛好像看出了王丽红的心思,安抚她,自己一定一辈子只有她一个妻子。

看到对自己如此深情的丈夫,王丽红最终还是决定留在这里。

三.艰难但充实的非洲生活

三.艰难但充实的非洲生活

决定留在非洲之后,王丽红开始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和习俗。

虽然接受不了当地男人说话,妻子必须跪着听这种不平等的习俗,但是为了爱情,她豁出去了,完全融入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都要和当地的妇女一起去很远的地方挑水,还要照顾一大家子的人,谁能想到从小养尊处优的王丽红如今的生活竟然过得如此劳累。

好在丈夫苏玛对自己很不错,每天都会偷偷收集一点点家里的水,攒起来给王丽红洗澡用。每天只要有时间都会帮助王丽红做家务。

知道王丽红吃不惯非洲的食物,便多次托人帮忙带来中国的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非洲呆久了,随着自己孩子们渐渐长大,王丽红深深的感到非洲的教育资源匮乏。

她决定建立一所学校,为非洲的孩子们提供一些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和苏玛商量过后,苏玛立马表示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王丽红买下了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一所中学并立马进行修缮。

为了让更多的贫苦孩子都有学上,王丽红把学费降到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一个人教不过来,便广招优秀的老师,在王丽红和丈夫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校园。

王丽红和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国人,王丽红也开始在学校向孩子们讲授中国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慢的,王丽红教出很多优秀的毕业生,而他们也立马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之中,缓解家乡的贫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响应中国政策的号召,王丽红还一手推动了孔子学院在中国的创办。

虽然清华大学毕业的王丽红没有过上父母期待的人生,在大众的不解与质疑中,远嫁非洲,受尽之前从未经历过的艰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她在非洲也在同样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大使,用自己的力量改善非洲的教育水平,拯救一个个困于家务活中的孩子们。

这又何尝不令人佩服呢,获得成功的道路从来不应该被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