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进部委,发展同样一般。

我高中同学,高考上了复旦大学,毕业直接进了中央某部委。现在发展很普通,身边的人都比他强了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句话说得好,凭什么你用十年寒窗苦读,进了名牌大学,就能够顶人家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奋斗?

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想通过考大学改变命运,跨越阶级,进入上流社会,这明显不可能。

我们通常说的高考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指的只是高考进入大学,毕业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只是一份稳定的收入而已。离改变阶层差得太远了。

尽管很多寒门子弟、小镇做题家们,靠读书考试, 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也只是解决了一份工作而已,说白了就是在体制内底层打工的。

刚刚达到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仍处于体制内的最底层,甚至是社会的底层,只能说是高级打工人。

体制内,并不是能吃苦、能工作,肯干活,就能获得提拔重用。想往更高一层发展,还要拼资源、拼人脉。

体制外,也许你通过自己努力,发了财,能从物质上实现阶层跨越,但是很难从精神层面跨越阶级,一个贵族的培养,最少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这也就是土豪和贵族的最大区别。

人,就怕比,与和与自己高的人比,还是和与自己低的人比,有很大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一个高中同学,父母是农民,从小刻苦学习。没有补过课,但是成绩名列前茅,高考的时候上了复旦大学

毕业直接考上了某部委,经过多年的奋斗,有了北京户口,在北京买上了房子,结婚生子。在外人看来,他是非常成功的,是高中学生的榜样,校长在会上经常拿他举例,激励大家。

但是同学聚会,他却向我们大吐苦水。在我们这一群人眼中,他可能是天花板的存在,我们一辈子也达不到他的水平。但是他们单位,他是最差的一个,任何一个同事都比他优秀。

单单就学历来说,他是全单位学历最低的,同事大都是清北毕业,要么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最次的都是研究生毕业,只有他是复旦大学本科毕业。

论待人接物的能力,人家比他高出一大截。做事的方式方法也要高出他许多。他在单位属于苦干型的,但是在大单位根本吃不开。

他出身偏远农村,原生家庭的闭塞、贫困,让他在性格、见识上就差很多。 有的时候甚至心胸狭隘,考虑问题不全面,不能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考虑问题。

他从上学就专注于学习课本知识,根本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单位组织一个活动,同时有能主持的,有精通吹拉弹唱的,各种乐器信手拈来。

有男同事篮球打得好,经常代表北京队参加比赛,一个不起眼的女同事,钢琴十级,等等等等。他都不知道同事都有哪些“绝活”。而一个个业余爱好也没有,只是一个看客。

以前,他对官二代,富二代有偏见,总认为富人家大多是不学无术的“花瓶”,事实恰恰相反,那些出身非富即贵的,能力非常优秀,同样也在努力奋斗,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半点儿影子。

就婚姻上来说,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根本没有机会遇见,更谈不上恋爱。所谓王子爱上灰姑娘故事,在现实中绝对不可能出现。

这点在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处于共同阶层,有共同的语言,条件相仿的人,才有机会凑在一起,往往是官商或者官官结合。

同学同事的父母,有的是千万富翁,有的是省部级高官,有的是跨国总裁,而他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农民。

同事的父母能给予子女更多的指导帮助,而他的父母还把他当做骄傲,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还来天天烦他,对他的成长没有半点好处。自己的眼光决定了他们培养的孩子也不是太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拼人脉、拼资源的官场环境里,他处处受掣肘。说起来挺风光的,但其实没有多大的权力,日子过得也并不多宽裕。身边的人都比他提拔得快得多。

正应了那句话,不怕官二代,富二代玩,就怕他们努力,他们只要稍微用劲,我们普通人根本追不上。我们终其一生努力得来的,只是他们的起点。

可见,在这个社会,普通人很难实现阶层跨越的。

看来出身决定论,是千百年来颠簸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