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空调市场一哥美的集团(000333.SZ)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备受市场关注。

今年以来,美的集团不但将上市公司科陆电子(002121.SZ)收入囊中,同时还在筹划分拆子公司美智光电、安得智联在A股上市。

除此之外,美的集团还有更大的"胃口",那便是将自身送入到港股市场。

巨无霸拟冲刺港交所

8月9日晚间,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公司正在对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进行前期论证。在符合境外监管机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本次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0%。

若成功登陆港股市场,美的集团也将实现"A+H"两地上市。美的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是否实施前述发行事项,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方式和完成时间仍有重大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中概股回归港股热度降温,赴港上市大型企业数量也明显下降,IPO市场"大肉签"显得格外冷清。

美的集团这家巨型企业若能成功赴港上市,将为港股IPO市场带来一阵旋风。目前,美的集团在A股的市值高达3935亿元,折合港币约4266亿元,足以跻身港股市场市值排行榜前25名,市值高于百度集团(09888.HK)、中国平安(02318.HK)和小米集团(01810.HK)等大型企业当前的市值。

当前在港股市场上市的家电企业有海信家电(00921.HK)(000921.SZ)以及海尔智家(06690.HK)(600690.SH),目前两者港股市值分别为292亿港元和2317亿港元。美的集团若登陆港交所,这三家中国知名家电品牌企业也将相聚港股市场。

港股上市意在助力出海"掘金"

国内家电市场竞争激烈,内需市场也结束了昔日高增长的时代,这令相关企业面临增长困境。将目光投向覆盖面和覆盖人口更为庞大的海外市场,成为我国家电品牌企业寻求增长的不二之选。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编制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出口规模达5681.6亿元,占了当年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近8成,可见海外市场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计划敲开香港资本市场大门,美的集团意在借助香港资本市场推动其全球化进程。

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一方面有利于美的集团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其全球战略布局;

另一方面,通过发行H股,美的集团可以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扩张和并购等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对美的集团计划赴港上市评价道:美的集团在香港上市有利于主导产品的国际化市场拓展,也有利于集团面向全球引进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尤其是参与行业标准和规则制定创造更加优渥的条件。

国内几家大型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早已有布局,美的集团的出海成果相较于国内家电出海标杆企业海尔智家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图所示,2018年以来,美的集团海外市场收入整体增长较为缓慢,除了2021年取得双位数增幅外,其余年份均是单位数增长。

于2022年,美的集团海外市场收入为1426.45亿元,同比增长3.63%,占总收入比重为41.48%,过去两年来该比重出现了下降趋势。同年,海尔智家的海外市场收入为1261亿元,同比增加9.91%,占总收入比重达51.78%,表现显著优于美的集团。

相较于海尔智家,美的集团在海外市场多方面的布局显得相对落后。目前,海尔智家拥有较为完整的全球供应链布局,2022年在全球设立10+N创新生态体系、122个制造中心、108个营销中心,并在全球市场覆盖接近23万个销售网点,同时也在全球搭建了海尔、卡萨帝、斐雪派克、GEA等七大品牌族群。

相比之下,美的集团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在海外业务涵盖了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有20个研发中心和18个主要生产基地,海外员工约3万人。

目前,美的集团正在加码海外市场的拓展。在2022年年报中,美的集团表示将推动美的从中国本土化企业向全球化企业的突破,加快海外业务布局与增长,构建全球化产业链能力,推动品牌力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集团还热衷于通过收并购的模式布局海外市场。在过去,美的集团先后收购了日本东芝白电业务、意大利中央空调Clivet、伊莱克斯吸尘器品牌Eureka,大大推动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在扩展海外市场销售渠道的同时,美的集团也以"中国供全球+区域供区域"的模式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在2022年年报中,美的集团表示持续推进巴西、埃及、墨西哥制造基地的建设投产,推动在欧洲和东盟等重点市场区域的产能规划,强化"区域供区域"布局。年内,美的集团埃及生产基地和泰国空调新基地完成建设和投产,进一步完善主要家电品类的海外产能布局。

释放估值潜力?近期资本动作频频

国内家电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只靠家电板块驱动美的集团增长并不实际,目前美的集团已建立起了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包括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以及数字化创新业务。

但美的集团的多元化布局也难以带动其实现较高速增长,在2022年,美的集团的营收仅增长0.68%,增速创下近7年来的新低,净利润增幅也仅为3.43%,与格力电器(000651.SZ)一样增长乏力。

因此,如何激活美的集团各个业务板块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关乎整个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

众所周知,企业分拆旗下业务板块上市,有助于释放相关业务的潜在价值,同时也能强化融资功能和拓宽融资渠道,这有助于企业未来业务更加聚焦,且提升企业价值。

美的集团近来也"分拆"上瘾,意在释放公司的估值潜力和提升业务板块的竞争力。目前,美的集团正在"A拆A",旗下有两家子公司正在A股市场排队上市。

美智光电是美的集团旗下专注于照明及智能前装产品业务的子公司,早在2016年,美智光电就开始冲刺深交所,但最后未能如愿。随后于今年7月21日,美智光电更新了招股书,继续向港交所创业板冲刺。

此外,于7月28日,美的集团公告称,拟启动分拆安得智联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据悉,安得智联是一家科技创新型供应链服务(物流)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美的集团间接持有安得智联73.8%股权。美的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分拆安得智联上市有利于公司进一步理顺业务管理架构,释放创新业务板块估值潜力;有利于安得智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作者|遥远

编辑|eff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