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移受困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才三岁多的孩子那茫然而无助的眼神,队员吴英超禁不住潸然泪下,将孩子紧紧地抱在怀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马救援队的队员们长时间在洪水中转移被困群众,没有时间休息,本想坐在地上休息一下,结果睡着了

8月7日,记者在定陶区应急管理局见到菏泽市斑马志愿救援中心总指挥王防震时,精干的他脸上稍显疲惫:“昨天晚上刚从涿州返回。5日凌晨和队员们完成救援任务一起从涿州回来后,收到爱心企业的捐赠,5日下午又赶赴涿州,送去了1000箱方便面、500箱纯净水。”

回忆救援涿州,王防震激动地说:“收获最多的,就是涿州人民发自内心的‘谢谢’。”

8月1日凌晨两点,王防震收到河北省涿州市一位志愿救援者的求救:“我们这里因强降雨汛情严重,大量群众被困,请求救援。”

王防震连夜召集队员,大家听说涿州受灾,纷纷推掉自己的生意和事情,要求参加。

王防震挑选了王广东、吴英超等10名队员,带上两个大功率冲锋舟,一台抽水泵,一台发电机,一套应急照明设备,一台无人机,一套应急无线通信移动中继,15部应急通信手台,急流救生衣10套,普通优质救生衣30套,于早晨5点,他们出发了。

当天晚上9点,王防震和队员们赶到涿州。

“我们被当地的救灾指挥部指派到涿州市东仙坡镇开展救援,这里是重灾区。”王防震说。

“有的地方水位已经到了二楼,有的路上水位已经快要淹没红绿灯。水流湍急,小的冲锋舟根本进不去,幸亏我们带了两艘大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防震现在依然心有余悸,“当时我们一心只想着救人。”

8月2日,正在救援的王防震收到涿州一位群众的求救信息:“有一对80多岁的大爷大娘被困在二楼的家中,大爷因病常年卧床不能自理。”

王防震和队员们赶到老人家中,队员王明运和李学柱背起老人涉水而行,把两位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我们对门邻居还被困在家里……”两位老人告诉他们。而对门的这位老人说啥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经过半个多小时耐心地劝说,最终把老人救援到安全地带。

在杨家庄被困现场,王防震和队员们解救了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双胞胎儿子,这对夫妇因晕船无法照顾两个孩子,看着才三岁多的孩子那茫然而无助的眼神,队员吴英超禁不住潸然泪下,将孩子紧紧地抱在怀中。

一位被困的老人身高一米八多,体重超出一般人,王防震和队员吴英超试了试,都无法背动老人。情急之下,队员孔祥雷背起了老人,坚持着把老人背到一里多外的船上。

“要是现在再让我背,我是背不动。那时候,也是急了,不知道哪来的劲儿。”面对记者,孔祥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灾区没电、没信号,通讯受阻,无法正常联系。

为了救人,王防震常常背着50多斤重的应急无线通信移动中继爬到最高点,有时要爬到二三十层楼的最高层。

“累了就停一下,喘口气,再接着爬。”王防震说。

8月3日,在一次救援中,因水流湍急,水下情况不明,虽有当地的向导,但他们的一艘冲锋舟船板仍被撞烂。

“几天里,我们救援队10人齐心协力,将400多人从生死线上转移到安全地带,听到最多的就是那一声声真诚的‘谢谢’。”王防震说,“尽管灾区食品很紧张,当地很多群众还是给我们送来烧饼、方便面等食品。”

涿州市应急管理局在给他们的感谢信中说:“是你们,迅速赶赴救援一线,风雨中逆行义无反顾;是你们,趟着过膝甚至过腰的积水,义无反顾地背起年迈的大爷大妈,抱起年幼的孩子,将他们安全转移;是你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群众解开心中的愁锁……志愿同心,风雨同行!衷心感谢你们的驰援帮助……”

4日下午,王防震和队员们收到当地指挥部的通知:“救援已近尾声,社会救援队伍可以撤离了。”

5日凌晨两点多,王防震带领10名队员回到了家中。

菏泽报业全媒体 记者 刘卫国

(图片由一线救援队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