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灭亡前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城,清军打不下来关宁锦防线有很多原因,既有小冰河期和努尔哈赤晚年暴政导致清朝国力不足,每次大战都要花几年消化才能缓过劲来,也是因为关宁军的战斗力确实强于关内明军。关宁军守城可以在后金十数门红衣大炮的轰击中,修复刚刚被击中的城墙,野战可以在背城而战的情况下迎战清军。可以说无论是关宁军还是清军,在辽西走廊这条狭长的战略要地僵持了十几年,清军在关宁军的防守下只能艰难推进。但是一旦离开关宁锦防线,清军那就舒服了,六次南略基本上和飙车逛街差不多,最远打到江苏,最长时间在关内呆了八个月,关宁军到关内也没有办法阻止清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自成在河南朱仙镇和襄城大战中,大批缺衣少食的西北秦兵选择了投降,职业军人的加入,让李自成的农民军产生了质变,李自成6到10万老营主力,基本就是以明朝原来的西北边军组成的。只要提供足够的粮饷和武器装备,明朝的降军也是很能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锦之战前期明军打的挺好的,在洪承畴的指挥下,终于学会了抱团进攻,在粮饷供应充足、稳扎稳打的情况下,凭借着人数优势压着多尔衮打,后来也是崇祯供养不起了,逼着决战,被断了粮道才输的。后来阿巴泰入关,他带着一帮缺衣少食,兵甲不全的士兵,被暴打很正常。所以恐怕白广恩自己也认为,西北的边军足够精锐,当年经常暴打自己这些农民军,只要提供足够的粮饷和武器装备,不像明朝那样让他们饿着肚子战斗,那么明军的战斗力是不会比清军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海关大战前清军已经做好了集结准备,在四月初九(山海关大战爆发于四月二十一日)就在多尔衮率领下倾巢而出,决定从喜峰口入关攻打李自成,是在半路接到吴三桂的降书才决定从山海关入关。也就是说有没有吴三桂,清军都梭哈了,李自成依然要面对倾巢而出的清军,只不过决战的地点会从山海关变成蓟镇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自成身边是不缺对清军有了解的人,白广恩可是参加过松锦大战的,而且在阿巴泰入塞抢掠时和他交过手,清军数次劫掠明朝,明朝军民应该是知道清军有多可怕的。李自成是知道清军的实力的,只是没想到吴三桂居然投降清朝,更没想到清军居然来的这么快,而且还是倾巢而出,毕竟每次清军入塞劫掠也就出动一两万人,己巳之变加上蒙古军队也才两万人,他估计觉得一两万清军他还是能应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在李自成入北京的时候,清朝就已经开始动作了。吴三桂奉命放弃宁远勤王时,清朝已经得到了明朝将亡的情报,多尔衮为了和济尔哈朗争夺权力下达总动员令后,率领超过十万大军入关。只是多尔衮原定是走蓟镇喜峰口入关,走到半路接到吴三桂的投降书才日夜兼程来到山海关参战。所以说白了就是李自成没想到清军来的这么快,人数还这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自成激战如此之久,还能挡得住清军精锐冲击,不可不说是强军风范了。只是此战李自成还是没有做好准备,在原本京城的意图中,大家都认为吴三桂是囤货居奇,想要卖个好价钱,扛不住投降,李自成也不会怎么样。怎奈吴三桂非要投降清军,若投降顺军,依靠山海关,顺军仍可守城。顺军北伐出乎意料的顺利,原湖广精锐老营没有北上,攻克北京后部分精锐部队去南下收地盘去了,没有毕其功于一役 ,可惜可叹。